【摘 要】
:
目的:肝癌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五,其致死率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排名第四。尽管越来越多的治疗被用于肝癌,但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所以需要我们去探索一些新的靶点用于肝癌治疗。HNRNPC这一参与可变剪接的基因已经报道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进展,但是其在肝癌中的作用还没有被报道。在该研究中我们将检测HNRNPC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HNRNPC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的关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五,其致死率在肿瘤相关致死率中排名第四。尽管越来越多的治疗被用于肝癌,但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所以需要我们去探索一些新的靶点用于肝癌治疗。HNRNPC这一参与可变剪接的基因已经报道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进展,但是其在肝癌中的作用还没有被报道。在该研究中我们将检测HNRNPC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HNRNPC的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的关系。初步探索HNRNPC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Westre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NRNPC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NRNPC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慢病毒感染,稳定敲低Huh-7,Hep 3B细胞中HNRNPC的表达,然后通过体外功能实验研究HNRNPC的敲低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研究HNRNPC敲低对肝癌细胞在体内增殖的影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流式细胞学技术,进一步研究HNRNPC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机制。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NRNPC再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HNRNPC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预后呈负相关。体外功能实验证明,HNRNPC的敲低显著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除此之外,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证明,HNRNPC的沉默显著抑制了肝癌细胞在体内的增殖。机制研究证明,HNRNPC敲低导致的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受限,是部分通过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HNRNPC是一个促癌基因,其表达异常是促进肝癌进展的一个因素,它有作为肝癌新的治疗靶点的潜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使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心衰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用药前后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用药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T-p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敷联合盐酸曲马多静脉注射麻醉用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实施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FUS)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NNEDV)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
目的:比较肾功能正常组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I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特点,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骨钙素、PINP、β-CTX与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血磷(P)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相关性,以期能够早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于我院肾
第一部分MANF表达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检测首发抑郁症(DN-MDD)患者和复发抑郁(DT-MDD)患者外周血清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外周血MANF水平作为抑郁症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住院部首发抑郁症患者和复发抑郁症患者以及体检健康对照组的
背景与目的C9基因是一种蛋白质编码基因,相关研究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然而,C9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及实验验证确定了C9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了C9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邻近lnc-RNA的研究推测C9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分子机制,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本研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否减少持续性心房颤动电复律失败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且因此病接受体外电复律治疗的成年患者。根据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使用情况,将最终入选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简称ARNI组)和未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简称非ARNI组)。研究的终点是电复律失
目的:探讨LEEP术距术后再次妊娠的时间间隔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探究LEEP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宫颈切除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这是一项中国西南地区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收集2013.05至2018.05期间在五家医院行LEEP治疗,并且术后在2013.05-2020.12期间妊娠的女性。收集LEEP术后产妇的分娩年龄、BMI、产次和经产妇既往分娩的产科结局(包括PTB、PROM、LBW和分娩方式)以及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脏一步法创建肝胆管窦道,硬质胆道镜下钬激光解除炎性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对比,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胰腺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炎性胆管狭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51例进行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脏一步法创建肝胆管窦道,硬质胆道镜下钬激光解除炎性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作为研究组,另51例同期医院收治的
目的研究电针对快速衰老小鼠(SAMP8)肝脏中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Atg7、p6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快速衰老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延缓其肝脏衰老的机制。方法将30周龄雄性SAMP8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模型组、电针组、雷帕霉素组,每组7只;用7只同周龄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动物常规饲养4周,不进行任何干预;电针组予双侧“肾俞”“太冲”
目的:通过肾神经刺激(RNS)时的血压变化,可探寻分布在肾动脉周围的传入神经,提高肾交感神经去除术(RDN)的有效性。本文旨在分析RNS的即时血压反应类型,及其引导下选择性RDN的降压效应,以确定术中适宜的消融位点。方法:本研究纳入于本中心接受RNS联合RDN的高血压患者,分析所有RNS位点的刺激前基线血压、刺激期最低血压、刺激期最高血压、刺激末期血压及其出现的时间。对收缩压上升至少超出基线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