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带,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容纳城市所需的大量办公场所,办公建筑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因此,高层办公建筑成为当今办公建筑形式的主流。北京市是我国高层办公建筑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研究北京市高层办公建筑的能耗以及使用者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国内高层办公建筑能耗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为因素,如“随手关门关窗”、“避免白天开灯”、“下班关电脑等办公设备”等都是能够减少能耗的绿色行为。因此作者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对北京高层办公建筑能耗中交通核能耗(主要是电梯),室内照明,空调采暖能耗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作者利用一年多时间,采取照度计测试、问卷调查和模拟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对位于北京市既有的高层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主要调研的高层办公建筑集中在CBD商圈,燕莎商圈,中关村商圈三个核心商业圈,还有二环沿线若干区域的高层办公建筑,总计80座。作者通过对交通核设计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对于交通核内楼梯和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提出了改进的设计思路,力求减少交通核能耗。建筑自然采光对使用者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的办公建筑室内光环境存在不小的问题。作者利用建筑光环境模拟软件Ecotect Analysis对北京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的采光情况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模拟,涉及建筑形体、交通核设计方式和室内进深对自然采光的影响。合理的自然采光设计可以在保证室内的照度情况和舒适度的基础上,引导使用者合理的减少建筑照明能耗。北京高层办公建筑中的中央空调制冷和采暖技术除了带来巨大能耗之外,还对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作者利用风环境模拟软件CFD-Phoenics对办公室内的通风情况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模拟,提出适合北京的通风设计策略,调节建筑内部微气候,引导使用者减少对空调的使用。同时,适当的调高夏季制冷期空调温度和调低冬季采暖季的空调温度,并减少办公室冬季开窗率。总之,本文的绿色行为是指建筑师通过塑造空间,引导人们在建筑中的行为,满足使用者在建筑空间内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让人们在获得空间舒适感和愉悦感,自发的以更健康更节能的方式使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