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艺术设计中“空无”思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文化中都存在“空无”思想,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导致同源异流。在中国文化里,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促进了艺术创作思维的深化,这种以“顿悟”把握心性的思想方法促使中国“空无”思想的生成。于南宋时,禅宗文化传至日本,与其本土神道教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禅”。日本的“空无”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日本禅文化与神道教的结合。然则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中日文化的探讨,对中日艺术设计中“空无”思想的比较研究著墨较少而有研究之必要。对中日文化艺术及美学了解甚深的设计师如靳埭强、陈幼坚、杉浦康平、原研哉等皆受中国文化的陶融及“空无”思想的影响,于设计作品中也有杰出的表现和突出的个人风格,值得进一步探讨其脉络。所以本研究以厘清“空无”的概念与历史渊源、探讨中日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与“空无”思想的关连及在此基础上设计理念的转化和创作表现的异同为对象,通过中日“空无”思想多维视角的系统比较探究,由此归纳出中日“空无”思想的特征:中国的“空无”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思想形态,由于与儒、道、佛的紧密交会,表面看中国的“空无”追求的是人格上的完整独立与精神上的自由写意,内在仍暗合了儒家的规范,在破除我执、法执之时,却不得不对儒家理想人格有所保留,更显示了温文尔雅与温柔敦厚,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理想境界。同样,日本的“空无”思想受到日本禅宗与神道教文化的影响,从而走向虚无的寂灭,更重视被中国“空无”思想竭力超越的“无常”和“寂”的审美体验。日本的“空无”思想与武士道精神相结合,以无畏勇猛的精神斩断了人世羁绊,同时亦涤除了是非善恶的道德观。通过对二者异同的研究,发掘中国的“空无”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进而引发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探寻一种适合于自己,生发于传统又能体现现代设计风貌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从民国时期山东报业概况、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报纸概况、山东地方报纸特点分析、山东地方报纸的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图书馆馆藏中的民国时期山东地
<正>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并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促进经济增长,给各国带来潜在税收资源同时,还给各国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挑战。电子商务交易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愈疡汤经验方口服、中药灌肠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
本文报告了36例门诊抑郁症病人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的结果,表明各型病人的治疗均有满意的疗效,治疗的效果与病型及发病的次数关系不大,而与社会的支持、家庭的安慰、医务人员
会议
通过对河西金矿床钾化蚀变和矿化关系的研究,发现引起钾化蚀变的流体具有高温、盐度变化范围小、δ34S‰和δ18O‰的值分布范围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的特点,得
<正>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具有半衰期短、起效快、无蓄积、清除速度快等优点,可以达到麻醉术后早期苏醒的目的[1]。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血药浓度迅速降低,
翻译等值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但是,各家对翻译等值概念本身的界定及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的认定却不尽一致,有的甚至相去甚远,由此引发的争论也未见停止
改近年来我国外贸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参与全球一体化竞争的逐步深入,使得社会各界对贸易便利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对货物的通关问题也提
人类使用最频繁也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语言,嗓音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嗓音较多的职业也很多,所以良好的嗓音是保证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