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以愈演愈烈之势蔓延到其它欧洲国家,诸如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同程度上遭受信用危机。这一连串的主权债务危机,使欧洲经济陷于不利境地,出现资金纷纷外逃、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利息率上升与欧元贬值等情况。主权债务危机作为一个新事物,在欧洲区域内上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由于欧元区体制上的缺陷,使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具有了很强的传染性,并得以侵蚀欧洲区域内具有很高债务风险的国家。因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对欧洲主权债务的研究,加强对外债实践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致力于系统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理清主权债务危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主要有:金融危机的影响;欧元区体制上的缺陷;内部经济失衡;不利的外部因素;夹层效应。由于欧元区国家之间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使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了的广泛影响,不仅使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国遭受打击,也给欧盟及欧洲金融业的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国际化使得这种不利影响扩散到全球范围,中国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遭受不利影响。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各方都采用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主要有:欧洲各国从自身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欧盟及IMF等组织整合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援助措施;中国的积极援助。通过各方的应对措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最后,本文在综合分析各方应对危机举措的基础上,从中总结出一些值得警惕和重视的教训,这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具体说来,中国在吸取别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防范债务危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调整经济结构,以实体经济支撑经济增长;加强风险管理及衍生品的监管;加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建设;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止房地产泡沫;关注中国的债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