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运会是中国国内举办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而团体操作为其开幕式上最令人期待的演出有着十分高的演出标准。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是我国团体操文化的重要成果,凝聚了众多团体操工作者的智慧,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基于此,从动作类别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中所演出的团体操节目,找出不同类型的体操动作展示的方式和其在不同时期演出中的发展规律,对找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各地区运动会上或是其他活动中所需要的团体操演出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为我国各省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及各类中小型团体操表演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我国第一届至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的动作类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影像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动作类别的四个分类维度(项目类别、功能类别、器械类别和形式类别)出发,对我国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动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动作类别包括:项目类别、功能类别、器械类别和形式类别。(2)项目类别中,体操类动作表演时间最长,平均占总表演时间的26%;功能类别中,实用类动作表演时间最长,平均占总表演时间的41%;器械类别中,轻器械类动作表演时间最长,平均占总表演时间的83%;形式类别中,一致性动作表演时间最长,平均占总表演时间的55%。(3)我国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动作类别,在编排趋势方面:项目类别以体操类动作为主,新内容不断增加;功能类别方面,实用类动作在一场表演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技术类动作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基础类动作所占比例减少;器械类别方面以轻器械类动作为主,注重点、线、面的效果变化;形式类别方面,每类动作都有其常用表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