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关公司治理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展开研究。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使得该行业的相关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因此,本文选择了我国的寿险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以此丰富我国寿险公司治理研究。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演变、特点及治理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接着,本文选择了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寿险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的理论分析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如何选择合适激励机制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出发,结合企业外部环境与法律环境对股权集中度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股权性质的研究则主要围绕国有股进行,具体来说,本文从“掠夺之手”和“帮助之手”两个角度,辩证地分析了国有股在寿险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除了理论分析之外,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59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间的财务数据和股权变更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所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接着,本文根据寿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将样本分为两组,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然后,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准确,本文还对两组子样本分别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综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总结归纳得出了本文的结论。从股权性质来看,大型寿险公司的国有股比例越高,其经营绩效越好;而中小型寿险公司,国有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关系。从股权集中度来看,大型寿险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其经营绩效越好;而中小型寿险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得出结论的同时,本文也相应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