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抽线与加线理论与方法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因其服务均衡、停站规律、换乘便捷以及列车时刻表便于记忆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外高速铁路,也受到了我国铁路运营管理部门的关注。但由于其停站组合种类有限以及难以适应客流时变性需求,无法直接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因此需要编制“周期+非周期”列车运行图。而抽线与加线作为其编制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亟需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我国高铁路网结构特点以及客流特点,研究了基于抽、加线同步优化技术的“周期+非周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在充分发挥周期图特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客流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基于抽加线同步优化策略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首先分析了抽加线问题影响因素,总结常用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概括问题特点;然后针对我国高铁运营现状,提出采用抽线与加线同步优化技术编制“周期+非周期”列车运行图流程。继而针对其两大关键技术—抽线与加线,系统分析了其原则和策略。(2)构建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抽线与加线模型。以对周期接续关系破坏程度最小、列车总旅行时间最短和原始列车始发终到调整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原始列车、加线列车、抽线列车以及运行图周期性四个角度考虑约束条件,建立列车停站方案固定的抽线与加线模型(M1)。在模型M1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停站结构对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的影响,建立列车停站方案可调整的抽线与加线模型(M2)。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且进一步分析模型特点,设计求解效率提升策略加快模型求解速度。(3)系统开发及案例研究。首先针对所建立的模型,使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周期性列车运行图抽线与加线系统。然后以京沪高铁及其相关衔接线路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南—上海虹桥区段分析抽加线后运行图相关指标以及周期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验证抽加线效果;选取北京南—徐州东区段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为后续实际应用过程中业务规则的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利用C#调用CPLEX求解器求解上述问题,生成“周期+非周期”列车运行图,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共含图38幅,表34个,参考文献58篇。
其他文献
患者男,63岁。下腹部疼痛不适4月入院。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呈间断性胀痛,不向他处放射,大便形状及习惯无明显变化,无畏寒、发热等症状。直肠指诊未触及肿块,指套无染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CA125)阴性。电子肠镜:乙状结肠内见大小约3.3 cm×2.5 cm肿块,
以往对《航拍中国》等同类纪录片的分析大多都是视听语言方面的评述。在本文中,笔者基于甘肃独特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宗教的背景,大量参考甘肃文化、地理方面的史料,解析《航拍中国·甘肃》中对甘肃自然风景和多元文化的展现手法。可以得知,甘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隘口,也是东西文明的重要通道;同时就甘肃境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并存交汇的局面做一探析,从人文地理角度解析《航拍中国》如何展现甘肃
报纸
《风味人间2》登上荧幕,继续以美食作为叙述对象:在视觉方面,采用显微观摄影来扩大叙述空间,利用航拍技术展现地域风貌与完美构图,以及水下摄影与高速摄影展现食物细节;在听觉方面,利用精致配音给观众带来联觉体验。镜像语言的创新,更细致完善地展现了美食的全貌,将食物的特点鲜活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给观众带来奇观化视觉感受的同时,呈现美食盛宴。
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单元整体教学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从崭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创新教学策略,方能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师应当首先了解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再深入分析当下盛行的情境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有效开展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境教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些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议
目的基于通用设计理论,探究包装视觉设计领域里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适用于不同生理机能用户的共性配色方案,解决红绿色盲因色觉差异导致的包装视觉信息读取障碍,提高包装色彩设计的普适性,完善包装视觉设计的用户体验。方法从视觉设计角度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围绕红绿色盲与普通用户的色觉差异,分析了包装印刷色彩的视觉效果,结合包装色彩设计应用,提供了包装配色的解决方案。结论色彩作为视觉语言传播的媒介,由于受众色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这无疑再一次对一线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所谓"可视化",并不是单指能够用眼睛看得见,而是更加强调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是能够真正"看到就能做的"意思。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可视化,是将学生的内部思维逐步外显化的过程,作业设计的理念与流程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可视化"的作业设计可以从趣味点、思维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