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安徽财政整顿——以1927-1930年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问题,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届政府最棘手的问题,它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影响至深。具体到安徽而言,财政困难也同样困扰着安徽地方各级政府,入不敷出,巨额的赤字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状况的特征。为扭转日益严峻的财政经济危机,安徽地方政府也曾采取某些措施,以改变入不敷出的窘境,并试图重振经济。 本文试图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涉及有关安徽财政整顿和财政政策的有关内容进行初步研究,从安徽财政整顿的社会经济背景、财政体制的演变过程,特别是整顿的详细经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在基本理清这一时期财政整顿有关史实的基础上,揭示出财政对当时的安徽经济、政治及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安徽省政府在财政整顿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财政经济危机,但毕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收支状况,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对于当时的安徽财政状况必须有一个客观而公允的评价。
其他文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是人类生存中物质资料的重要来源。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但由于农业与生
以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为标志,以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为转折点,经历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过热”及后期的整顿,经历着市场经济的洗礼和考验,我们国家开发区伴
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照明设施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国道220线济阳段(长22.7km)路灯运行后,对改善我县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