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结合当代国内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深化我国关于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推进阅读教学改革,并试图为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引言分析了当前关于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认为在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中引入交往实践的哲学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创新。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交往理论的源起与流变,介绍了当前最主要的交往理论,重点论述了交往与教学的关系,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作为本文的哲学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阅读教学的交往本质,以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为理论依据,结合对当前阅读教学的病理分析,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文化生成为根本目标的特殊的交往实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阅读教学的交往结构,提出阅读教学作为交往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结构应该是“主体—客体—主体”模式,即“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的统一结构,并阐述了这种结构的特点:教学主体多极性,教学客体中介性,双向建构性,主体性和主体际性的统一。第四章主要探讨了阅读教学的交往内涵,主张从生命、文化和生成三个维度来审视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教学是一种生命的交往;阅读教学是一种文化的交往;阅读教学是一种生成性交往。第五章主要探讨了阅读教学的交往实现,指出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必然以阅读教学的交往实现为根本、为前提、为表现,它要求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交往的基础,以文本的动态解读作为交往的重点,以对话作为交往的方式,以宽容作为交往的原则。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指出从交往实践的哲学出发研究阅读教学,只是一种尝试性研究,其目的是想为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一个新的角度,一种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