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性德育课程,承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法治人才的关键任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法治教育水平影响着国民整体法治教育进程,因此笔者立足教学实际、以固原市这一宁夏回族地区为依托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实施情况研究。综上,笔者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地区特色为起点,对宁夏固原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开展适切性法治教育的可行之策。本文绪论部分通过文献查阅梳理了以往优秀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进行基本概念阐释和法治教育内容梳理,通过文献查阅法和文本分析法厘清“法制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结合文本分析得出部编版教材中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时针对宁夏固原地区这一宁南重要城市、陕甘宁革命规划老区进行了历史沿革回顾,分析本地区初中阶段实施法治教育的特殊背景和时代意义。本文第二部分以宁夏固原市中学师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探究本地区法治教育在教材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拓展等维度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地区实际做归因分析。本文第三部分通过结合本地市情、综合本土资源、协同各方力量的基础之上,对于如何改进本地区法治教育策略适切性提出了一些想法,努力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法治教育共同体。研究中着重关注开发优质本土文化资源,把法律的约束力量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有机结合,使初中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厚植家国情怀、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行之有效的法治教育为民族地区建设和法治国家构建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