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过程中意义转换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实践是一项认知活动,是译者阅读原文,理解源语文本意义并在目的语中重新表达意义的认知过程。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翻译活动中译者的心理认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人类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以期获得关于翻译过程本质的正确认识。作为涉及人类知识在大脑中表征的理论,图式理论对于翻译过程的研究显然具有较大的解释力。本质上,图式作为认知结构是一种知识的组织体。它能控制感知思维和行动的各个方面,经常处于发展和变化中。图式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主体的能动调节后生成的知识表征。在图式的运用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交替进行。图式具有高度抽象性,层级性和结构性。图式分为结构相对简单的基本图式和由简单图式构成的复杂图式。从分类上看:图式分为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对于图式在认知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皮亚杰发展了图式组织这个概念。图式组织是同化和顺应个别图式而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更普遍化的认知结构,它能帮助认知主体将遇到的新的图式同化到原有的图式结构中。众所周知,翻译处理的对象是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虽然在感性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不自觉地处理着这种转换。但是从理性角度看,意义过于抽象,译者很难真正对这种转换有一个自觉的、理性的理解。研究表明,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理解这个复杂的意义转换过程。鉴此,本研究根据图式有关的性质,特点和分类以及图式组织的作用模式,建构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模式来说明意义转换过程。根据译者是源语的语言使用者还是目的语的语言使用者,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两套不同的图式。译者在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如果两套图式互相匹配,那么翻译将顺利完成。如果两套图式不匹配,那么翻译将遇到一定的阻力。这时候图式组织将发挥同化和顺应的作用,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运行模式,调节原有图式或者直接生成新图式,完成翻译转换。
其他文献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静脉输液处置较多,且因反复穿刺血管条件较差。为保护静脉,减少穿刺痛苦,保障用药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为患者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根据护理经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根据某地铁使用的牵引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地铁通过电磁兼容测试,通过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完成牵引电机的精确建模,模拟牵引电机运行状态,得出周围磁场分布云图,
在目前已有的区域水资源效率研究中,多数研究只考虑区域用水总量,忽略了区域水资源禀赋,因此,有必要将水资源承载力引入区域水资源效率的研究中。鉴于数据包络分析不能进行单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话语作为传授知识、组织和管理课堂的重要手段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教师话语需要在英语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
本文根据彼得·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的相关理论,从语言、文本类型和文化等角度探讨中国官方言论中隐喻语句的翻译,阐述和分析与此特殊文本中的隐喻相切合的几种翻译方法和在
天生桥至广州±500kV直流输电工程是南方电网第一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二条远距离、大功率、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天广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