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己经对听力教学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其中,传统的听力教学由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更为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大多停留在句子层面,而忽视了语言所表达的整体含义,进而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认识到语篇分析的重要性。语言学界把衔接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当中,诸如阅读、写作、翻译、口语、听力、完形,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利用衔接手段来提高学生听力预测推理能力的实证研究还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以及胡壮麟和张德禄对衔接手段的划分为基础,以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试题为依托,指导学生运用相关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衔接手段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预测推理能力。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衔接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衔接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特点和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并用具体的衔接手段对听力材料进行分析和预测推理,诸如词汇衔接在听前对篇章主题和语境进行预测和推理,语法衔接在听中进一步证实并补充听前的预测,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在听后排除干扰信息推断正确选项并减少听写中出现的语法错误等。然后作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林业大学2013级两个班的8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实验教学:一个班(40人)为实验班教授衔接手段知识,另一个班(40人)为控制班,未对衔接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但在两个班使用的练习材料和数量是相等的,只是教学侧重点有所区别。最后通过SPSS17.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价值:第一,在前测和前问卷中两班学生预测推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在后测和后问卷中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并且实验班在后测和后问卷中的成绩明显高于之前的成绩,说明衔接手段对提高听者预测推理能力是有效的;第二,借助衔接手段,学生在长对话、短文和复合式听写中的预测推理能力的提高明显,但是在短对话中的提高并不突出;第三,语法连接手段和词汇重述手段相对于其他衔接手段而言,对提高学生的预测推理能力较为显著,其中又以连接手段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