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工程争议涉及问题复杂,完善的争议解决制度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争议解决成本,防止司法资源浪费以及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目前,随着海外工程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建筑企业在海外工程中所遭遇争议数量不断增多,了解和学习国际争议解决惯例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同时,国内建设工程中现有争议解决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我国建设领域推广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论文首先界定了建设工程争议,并结合相关的司法数据和案例以及全国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中的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概括了国内建设工程争议发展现状的特点,即争议数量增多、争议影响范围扩大。为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争议解决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作者对8位不同背景的工程争议解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访谈,探讨了各种争议解决方法在当前工程实践中的缺陷和不足:诉讼缺乏专业性,程序冗长,行政干预对于其公正性存在影响;临时仲裁制度的缺失、行政干预及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仲裁的发展;而买方市场下,承包商与业主地位不平等造成调解与和解无法从实质上解决争议。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在第二部分就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的引入展开分析,总结了目前建设工程争议五方面的特点:技术性强、争议额度大、涉及多方主体、影响时间久、对保密性要求高,而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程序简易灵活、能够实现双方的意思自治、解决主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解决过程非对抗、保密程度高,因而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论文随后介绍了此类方法在国内外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领域中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是“争议评审”,其本质是一种调解,通过将其与其他调解方式逐个进行对比分析,论文从不同侧面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为探讨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中构建争议评审相关制度的问题,作者就争议评审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对8位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在访谈及资料查阅的基础上,结合替代性争议解决方法在国际工程中推广的经验,论文最后分析了争议评审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