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挤出成形工艺的陶瓷3D打印机挤出机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及硬度大等特性,在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的陶瓷制造工艺具有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加工效率低、制造精度差以及造成原料浪费等缺点,已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陶瓷产品和市场庞大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陶瓷制造工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制造工艺的缺陷。其中微流挤出成形工艺具有时间周期短、适合复杂形状陶瓷零件、精度高成本低廉等独特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同时也存在挤出系统精度不够,挤出压力不稳定,浆料存在液相迁移现象及流涎现象等问题,影响挤出成形效果。本课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对微流挤出成形工艺的挤出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微流挤出成形工艺及其技术特点、浆料的流变特性和工艺的主要设备。对柱塞式、气压式以及螺旋式挤出方式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比较。根据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从理论上分析螺杆泵作为微流挤出机构核心输送构件的可行性。(2)设计了微型螺杆泵挤出机构,并对其工作特性及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挤出头成形段模型以及微型螺杆泵段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得到微型螺杆泵结构参数对挤出流量、压力以及机械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挤出头和螺杆泵具体结构参数。(3)分析了定转子的运动特点并进行了运动仿真、模拟装配以及有限元分析。任意选取转子外表面上的两点,分析其运动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曲线,得出其任意一点的运动轨迹都为椭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对定转子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其在均匀压力下的应力应变情况,指出了微型螺杆泵结构设计的正确性、运转规律以及螺杆泵单级密封能力,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4)进行了微流挤出成形实验。该实验得到了关键参数入口压力范围,并得出转速与实际流量成近似正比例关系;同时通过实验对比了微型螺杆泵挤出系统与活塞式挤出系统的液相迁移现象和“流涎”现象,指出了微型螺杆泵挤出系统输送压力更稳定,挤出效果更好,并深入分析了原因,通过后续实验加以证明。
其他文献
精密主轴单元作为高速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是工业高速化发展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高速运转下其内部生热导致主轴结构热变形,严重影响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对精密主轴单元热平衡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典型精密主轴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载荷优化设计,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模型,为精密主轴单元热平衡特性分析提供依据,有助于精密主轴单元热平衡设计。首先,剖析精密主轴
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教育企业迅速涌入该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N公司作为在线教育的龙头企业之一,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应对互联网寒冬,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随课物料这一环节上。作为互联网企业,N公司没有随课物料的生产设备,全部随课物料由供应商供应,因此选择良好的供应商和营造良好的供应关系是N公司提高物料供应水平的重要
目的探索在22℃保存条件下血小板内微小RNA(microRNA)组的表达,为研究血小板贮存损伤(PSL)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血小板来自山东省血液中心自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16人,在超净工作台中将所有样本转移到血小板专用保存袋内,共计45 mL。放置于(22±2)℃水平振荡仪保存5 d(从d1采集算起)。留取d1(采样当天)、d3和d5的标本各7 mL,提取RNA,对microRNA进行测序。
会议
3D打印又被称为增材制造,近年来由于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教育、医学等领域。熔融沉积成型(FDM)是3D打印的一种,其凭借着自身成本低、成型件机械性能好、可选择成型材料广泛等优势成为了3D打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FDM 3D打印机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成型件的成型质量,因此FDM 3D打印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传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与核心控制算法进行优化
触觉传感器是辨识物体特点、感知物体表面特征等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智能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对机器人触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赋予其触觉对实现机器人与人更好的协作有重要的意义。非阵列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究对实现人机交互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课题针对现有柔性触觉传感器柔性差,结构和加工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非阵列式触觉传感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触觉传感器技术领域基础上,
目的:采用密胺材质人工牙建立具有完整牙本质肩领的铸造桩核冠修复上颌中切牙的模拟力学模型,并初步用于研究加载位置与角度对修复后患牙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胺材料人工牙经机械加工制备48个拟铸造桩核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预备体试件,用随机数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加载力方向与牙长轴的夹角为45°,B组:加载力方向与牙长轴的夹角为60°,每组再随机分为1、2、3三个亚组,每亚组8个试件,加载位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严峻,电动轮椅的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轮椅乘坐舒适性是评定轮椅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轮椅的动力学性能是其关键的影响因素。较差的动力学性能会使乘坐者在心理和生理上感到不适,对乘坐者造成“二次伤害”。通过对车辆与路面耦合动力学研究现状的了解,发现在针对基于Mecanum轮的全向轮椅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结构优化和智能控制两方面,未考虑其振动特性对乘坐者的影响。同时,在传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什么是比?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
期刊
胸廓是由肋骨、胸骨和肋软骨等构成的笼状结构,与胸腰椎一起承担着人体2/3的质量,对维持胸腰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胸廓和脊柱关系的研究主要针对静载荷且是对某种特定的病体进行的。目前缺少胸廓对正常脊柱与侧凸脊柱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分析,且胸廓对脊柱静力学影响的分析也不够系统,故迫切需要探究正常脊柱和侧凸脊柱结构的稳定中,胸廓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了研究胸廓对侧凸脊柱静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