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处在一个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小城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城镇绿地系统是城镇健康运行的绿色屏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整体发展。城镇的绿地能否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均与一个合适的布局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从生态基础设施的角度研究小城镇绿地空间布局,探讨相关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并以湖南省靖州县绿地空间布局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优化构建城镇绿地空间布局,最终形成最优的整体空间格局,并提出各个尺度上靖州县绿地布局的发展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分析、总结了小城镇绿地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2)阐述生态基础设施对绿地空间布局的影响,指出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镇绿地空间布局与基于传统方法所产生的绿地空间布局的差别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3)提出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理念下的小城镇绿地空间布局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指出其应遵循的原则、应具备的特点、应达到的目标。(4)宏观尺度从市域、区域、县域层面出发,注重大环境背景下靖州县绿地空间布局的生态大框架的构建,提出靖州县县域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为“一心,多点,两片,四轴,五支”;提出植物多样性保护格局:“三园、四区、四廊、四带”;对文化遗产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三条建议:建立景观文化遗产廊道,最终形成遗产景观网络;对景观文化遗产注重整体保护;完善交通及服务系统。(5)中观尺度从规划区层面出发,强调大环境与小环境的连接性,提出“一环、一带、三山、绿道入城”的绿地空间结构,提出规划区廊道体系、游憩体系的发展策略。(6)微观尺度通过GIS辅助规划进行用地适宜性分析,结合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绿地现状分布、人文景观分布等提出中心城区绿地布局结构:一心、两带、六园、多廊、多点”;对中心城区公园体系进行研究,在GIS辅助下主要分析规划前后的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并提出未来公园建设发展策略;提出了渠江廊道的规划建设构想和发展策略,为中心城区廊道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