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桑植县扶贫搬迁点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扶贫攻坚工作,根据贫困人口的不同贫困特征,我国的扶贫开发也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扶贫模式,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开发模式,对居住在高寒山区,自然灾害频发、交通条件滞后及生活资源匮乏地区的贫困人口,帮助其改变贫困现状,且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及促进国家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桑植县实施此项政策为例,对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类别做出了划分。在公平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桑植县可以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来摆脱恶劣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解决深山偏远地区群众生活困难问题。目前桑植县通过攻坚克难,使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改善移民生活的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性政策缺失、移民的搬迁意愿较弱及搬迁的后续措施滞后问题,针对桑植县扶贫搬迁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地方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找出地方扶贫实践与桑植县开展搬迁工作的不同做法,学习和借鉴地方组织搬迁工作的长处,然后结合桑植县实际情况,通过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制定扶贫搬迁土地供给方案和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桑植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所提及的社会转型期,意味着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中国逐渐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从农业社会形态向工业化、
目的:研究多种负性共刺激分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初治、完全缓解(CR)、未缓解(NR)AML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DHA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对DHA
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体内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较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由于其强大的自我修复、抑制炎症以及免疫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MSCs能通过影响DCs的成熟及功能,达到缓解疾病的目的。通过对MSCs调节DCs功能调节的深入研究有望取得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当前,中国已进入发展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形式面临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具备明确而有力度的执行力。近年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执
目的:观察Bmi-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R耐药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种序列的Bmi-1小干扰RNA SiRNA转染到耐药细胞K562/ADR,检测Bmi-1基因mRNA和蛋白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及早期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CC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混合谱系白血病(MLL)重排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4例成人AML伴MLL重排患者的临床
目的:研究融合基因外其他基因突变对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1个疗程诱导化疗达首次完全缓解的影响.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