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荧光传感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化学工作者对化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离子、分子的检测和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传统检测的方法相比,荧光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低、选择性好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而是一种非常好的检测化学物质的方法。本文合成了几种不同的荧光传感材料,并对荧光传感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做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1、构建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快速检测鱼精蛋白的方法。首先,将乙二胺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上,从而生成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NH2),该复合材料包含大量的带正电荷的氨基基团(–NH3+)。然后再将4-氨基-1-萘磺酸钠四水合物(4,1-ANS)接枝到聚丙烯酸(PAA)上合成了一种带大量负电的荧光聚合物4,1–ANS/PAA,4,1–ANS/PAA是一种荧光性能很强的复合材料。当往4,1–ANS/PAA溶液中加入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NH2)后,由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GO-NH2)和荧光聚合物4,1-ANS/PAA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和π–π作用,从而使4,1–ANS/PAA的荧光猝灭。然而,当往4,1-ANS/PAA/GO-NH2复合体系中加入鱼精蛋白后,由于鱼精蛋白具有很强的正电荷,它能够将带负电荷的4,1-ANS/PAA荧光聚合物从GO-NH2表面夺取过来,形成4,1-ANS/PAA/GO-NH2荧光复合物,从而导致荧光聚合物4,1-ANS/PAA的荧光回升。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鱼精蛋白的检出限为0.4μg.mL?1,鱼精蛋白的浓度与荧光强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是0~6μg.mL?1,并且其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4。据此,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鱼精蛋白的方法。  2、构建了一种基于RhB/Au(III)/AuNPs体系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实验发现,微量的抗坏血酸能够使RhB/Au(III)/AuNPs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猝灭。这主要是由于抗坏血酸具有还原性,在微量的AuNPs下,能够将Au(III)还原成单质金,生成的单质金通过成核生长在金纳米粒子表面,使金纳米粒子半径增大,从而导致其具有较大的猝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加入抗坏血酸的浓度与RhB/Au(III)/AuNPs体系的荧光猝灭程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6~60 nM,检测限为0.13 nM。  3、构建了一种基于Calcein@RhB/Au(III)能量转移体系检测S2?的方法。荧光染料间的共振能量转移的首要条件就是给体的发射光谱和受体的吸收光谱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重叠。钙黄绿素的荧光发射波长(520 nm)与罗丹明B吸收波长(552 nm)有很好的重叠,为钙黄绿素和罗丹明B之间的能量转移提供了非常好的光谱条件。实验发现,在微量的Au(III)离子存在下,S2?能够有效地猝灭Calcein@RhB/Au(III)体系的荧光发射。这主要是由于微量的S2?使Au(III)还原成纳米单质金(AuNPs),AuNPs既能够猝灭给体钙黄绿素的荧光,使受体罗丹明B得不到足够的能量激发,同时AuNPs又能猝灭罗丹明B的荧光发射,导致罗丹明B受到双重猝灭作用。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加入的S2?浓度与猝灭程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线性范围是0.1~26μmol L?1。因此,建立了一种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猝灭法快速高效测定S2?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可控合成高品质的,具有不同尺寸及形态的多元贵金属纳米材料,对于研究其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种子成长法,以Au纳米棒(NR)@Ag为种子利用化学还原法,成功合成
该文采用新的实验方法——滴加实验,结合线性电位扫描来研究铁/硫酸体系中的恒电位电流振荡的机理,尝试解决有关铁电极表面预钝化膜组成的争议.该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
该文采用催化合金技术,用国产流行性球形催化剂采用三段聚合工艺在反应器中直接合成出聚丙烯催化合金。通过对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表征发现该聚丙烯催化合金具有特殊的引结构和分
鸡年春节,谁也没想到,最火的电视节目竟然被《中国诗词大会》拔得头筹。节目中登台选手的气定神闲、百人团成员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再加上沙画等多元艺术对诗歌意境主题的呈现、高科技舞美设计的气氛烘托等,都成为此节目吸引观众、颇受赞誉的焦点。  不只是《中国诗词大会》,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华好诗词》《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节目频频亮相
该论文研究了几种印迹高分子合成与性能,探讨了其选择性分离条件,为这类材料用于化学传感器或其它分析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数据.此外,考虑到共价固定敏感试剂能有效抑制膜组分流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很有希望应用在清洁能源汽车、分布式电源等方面。当前,影响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是阴极氧还原(ORR)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铂催化剂。
该论文主要报道CS分子B(∑)预解离态和CS离子的光解离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工作.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1.CS分子B(∑)预解离态的光解离动力学.2.CS离子的1+1光解离动力学.
随着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日益消耗与短缺,以及化石能源燃烧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寻找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装置,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超级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