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的随访,正确评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品管圈的理论与方法及实施健康教育后复诊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于2014年7月成立由1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按自愿原则组成品管圈小组—“至优圈”,以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配合品管圈管理实施要求,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且满足本项目实施入选与排除标准的1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每组各7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规范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及品管手法。先对对照组鼻内镜术后患者进行常规复诊护理与管理,通过电话随访和问卷调查进行了对照组鼻内镜患者术后半年内的复诊依从性现况调查;由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人、物、料、法、环五方面绘制鱼骨图,对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用帕累氏曲线找出患者复诊依从性低的根本原因,提出创新有效的对策。再以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住院患者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健康宣教,优化人性化复诊流程,建立及时、高效、对等及个性化医患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各项确定的对策,依次系统、全面实施。采用单因素、双因素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了组间资料的分析比较,以评价干预对策的有效性。结果:1、基于品管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可有效解决鼻内镜患者术后复诊依从性的根本原因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复诊流程,促使有针对性健康教育能落到实处,能加强更具人性化的患方与医护方交流,使患者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顺畅、均等,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适宜疾患的复诊依从性研究。2、本次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依从性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有效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出院患者复诊的依从性。本项目鼻内镜术后患者复诊率由活动前对照组37.14%,活动后提高到干预组的84.28%,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通过活动也大大增强了医护的团队凝聚力,提升了圈员们的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了医护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提升了其自身专业价值的认同感,取得了患者与医护共赢的效果3、品管圈活动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不仅可提高患者术后复诊的依从性,且也可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度。活动前对照组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嘱复诊例数为26例,活动后干预组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嘱复诊例数为59例;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原来的59.65分提高到89.25分,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出院患者对复诊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0.54%提高到93.44%。进而表明运用品管圈方法管理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复诊依从性差的有效策略。4、品管圈活动对鼻内镜术后患者减少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患者术前分析可见,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以及单纯鼻息肉患者多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重,但基于品管圈活动管理后的干预组,无论哪类诊断型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随手术后时间延长,手术期的头疼、口咽干燥、眼睛溢泪和睡眠障碍等情况均较快呈现出逐渐减轻趋势。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和单纯鼻息肉患者在缓解睡眠障碍方面效果尤佳。总之,基于品管圈方法进行术后患者依从性管理,可应用推广到更多的适宜疾患复诊依从性研究。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意识,也可提高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品管圈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健康防护知识,提高患者对疾患诊断、治疗与康复的正确认识,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工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