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纺是一种利用高压电源产生的强大静电场将可纺性高分子溶液或熔体纺成直径在微米至纳米范围内的技术.本文分别对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PVA/MC)、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聚乙烯醇/正硅酸乙酯(PVA/TEOS)杂化物等体系进行电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改变电纺参数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并将PVA电纺纤维与‘TEOS溶胶进行杂化反应,制备了高保水性杂化薄膜.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
1.制备了PVA/MC混合溶液的电纺纤维.FESEM观察发现,在相同的电压和接受距离下随着混合液中MC含量的增加,电纺纤维的粘连现象及分叉增多.在相同的电压下,对同一混合溶液进行电纺,增大接收距离可以减少电纺纤维中的粘连及分叉.吸水速率测试表明电纺PVA纤维毡较PVA薄膜具有更快的吸水速率.保水性能测试表明M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VA/MC电纺纤维毡的保水能力.
2.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TOES溶胶及PVA/TEOS杂化溶液并电纺得到其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当TEOS:H<,2>O=1:2(摩尔比)时所制备的TEOS溶胶具备最好的可纺性;对PVA/TEOS杂化溶液进行电纺所得的纤维毡进行观察发现,PVA的浓度稍大的溶液所得的纤维更平滑.
3.将PVA电纺纤维置于TEOS溶胶中进行杂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得到不同杂化程度的薄膜.扫描电镜发现,随着杂化反应时间的延长,纤维间的空隙逐渐被SiO<,2>填充.抗张力测试表明,少量SiO<,2>的填充有利于薄膜抗张力的提高.保水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时间越长薄膜的保水性能越高.将杂化薄膜在900℃进行煅烧,红外及XRD分析证明经过热处理后杂化薄膜内的PVA已煅烧完,薄膜转变为SiO<,2>晶体.扫描电镜发现,热处理后的薄膜断面上呈多孔结构,孔的尺寸与电纺所得的纤维的直径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