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促炎物质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cyte,HFLS),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表达的影响。
2.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IL-37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1.用TNF-α(30 ng/ml)分别作用HFLS4 h、12h、24h、36h、48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作用不同时间对HFLS IL-37 mRNA表达的影响。分别用1 ng/ml、10 ng/ml、30 ng/ml、100 ng/ml等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HFLS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TNF-α的刺激对HFLS IL-37mRNA表达的影响。
2.用LPS(10μg/ml)分别作用HFLS4 h、12h、24 h、36h、48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PS作用HFLS不同时间对其IL-37 mRNA表达的影响。分别用0.1μg/ml、1μg/ml、10μg/ml、30μg/ml等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FLS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LPS的刺激对HFLS IL-37 mRNA表达的影响。
3.分别收集活动期和稳定期RA患者外周血各30份,以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为对照组。分离外周中的血清和单个核细胞(PBMC),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IL-37 mRNA的表达水平;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37的水平,并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
1.TNF-α作用HFLS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用TNF-α(30 ng/ml)作用HFLS4 h,其IL-37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作用HFLS12 h后,其IL-37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24 h时其表达水平到达高峰,其后则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浓度TNF-α对HFLS IL-37 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随着TNF-α作用浓度的增加,其IL-37 mRNA表达水平随之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低浓度TNF-α(1 ng/ml)的刺激对HFLS IL-3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10 ng/ml、30 ng/ml、100 ng/ml等较高浓度的TNF-α刺激HFLS时,其IL-37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LPS作用HFLS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当用LPS(10μg/ml)作用HFLS4 h,其IL-37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作用HFLS12 h后,其IL-37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24 h时其表达水平到达高峰,其后则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浓度LPS对HFLS IL-37 mRNA表达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随着LPS作用浓度的增加,其IL-37 mRNA表达水平随之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低浓度LPS(0.1μg/ml)的刺激对HFLS IL-3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1μg/ml、10μg/ml、30μg/ml等较高浓度的LPS刺激HFLS时,其IL-37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IL-37 mRNA表达水平的结果显示,RA患者PBMC中IL-37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RA活动期患者PBMC IL-37 mRNA表达水平又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的表达水平(P<0.05)。
4.ELISA检测血清中IL-37水平的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IL-37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又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与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水平的比较分析显示,RA患者血清中IL-37的水平与RF及抗CCP水平皆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4,0.468,P<0.05)。
[结论]
1.TNF-α和LPS等促炎物质能够上调HFLS IL-37mRNA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37参与RA炎症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2.RA患者外周血中IL-3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RF和抗CCP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IL-37可能在RA的疾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