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以其及时、互动的特性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于经济领域,互联网的出现革新了传统贸易理念,有别于传统贸易方式,它具有迅速、高效、普适性高的交易特性,因而形成了贸易新方式——电子商务形式。促进电子商务走进农村,有助于解决农产品的销量和产量之间的矛盾,是农产品销售经营战略转型与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另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其本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整合,以信息管理为核心,将物流与资金结合,打破时空局限,有效节约成本,最终为农业生产者及消费者提供便利。海林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及时、供应链尚不成熟及流通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提供优秀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服务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其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最后针对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与功能,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概念、内涵、特点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涉及到的交易成本理论、经济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等,为后文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介绍了海林市的基本概况以及其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并从发展模式、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品牌等方面,分析阐述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其次,本文讨论了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SWOT分析,基于海林市实际发展情况调研,包括影响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因素以及机会与威胁。其中,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发展模式、区域经济与物流配送、实体产业及农产品品牌、人才资源及政策因素等;而制约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电子商务意识相对落后、发展载体及集聚效应缺乏、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以及资源优势尚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另外,本文探讨分析了学习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成功模式,以利于充分认识海林市电子商务发展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逐渐摸索适合本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最后,对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基于前文的SWOT分析,针对海林市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培育电子商务经营品牌、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开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资源及营造农产品电子商务氛围等对策建议。总体而言,本文旨在分析海林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结合作者在海林市多年工作与生活的实践经验及实际调研情况,进一步探索海林市电子商务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对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与对策;并可建立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为相关人员研究海林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相关分析与依据,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意见,这将对海林市农业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