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学生身边的地理资源,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它能促进学生认识其生活的家乡、发现家乡之美、发现家乡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十堰市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拥有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举世罕见的白垩纪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课程资源丰富密集。本文结合十堰市这一具体区域就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高中地理课标及教材的相关知识,通过文献搜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归纳分析、案例法等方法,对十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进行整合、归纳并加以分类,最后甄选出适合于教学的内容进行开发,并提出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建议。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坚持乡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教师主体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通过文献收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出通过编写十堰市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等方式来开发十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高中地理中蕴含着开发乡土地理的理念,包含大量乡土地理的活动内容,以及教学案例。结合十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具体内容提取相关乡土地理教学案例,最后提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两大应用途径,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具体应用途径为课前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导入新课、课中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案例教学、课后以乡土地理作业来强化学生地理认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利用策略是进行乡土地理小调查、进行乡土地理参观活动、组织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最后提出了利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探讨了十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即其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