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镖局是明末至清代武装押运商品、现银等重要物资和钱财的组织,其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末。习武者可通过进镖局成镖师,利用其自身武技转化为劳动力资本而获取安身立命之道。镖局业务开展包括“亮镖、走镖、走会、护院、坐店”等,以“走镖”居多,而走镖路线分为陆路、水路两种,由此镖师与劫匪通常会发生车战、马战、水战、船战等多种作战形式。镖师在不走镖时需要到镖局的练武场练习、交流武艺。由此,镖局形成了其内部武艺的师徒传承、闻镖局名声前来以武会友的武艺传播;外部“走镖”过程的武艺传播、“走会”过程的武艺传播等武艺传播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移植法等方法研究明清镖局武艺的传播状况,从镖局产生的历史背景、镖局武艺思想、主要镖局与镖师的个案、镖局武艺传播途径、镖局武艺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由于镖局在传播武技的同时也弘扬了武艺思想即适应于镖局行业需求的武术文化与武德思想,所以研究镖师的武艺要从思想、技术两方面切入。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长期贯通于武艺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以“忠、礼、义、仁、侠、信、勇”为主要内容的武艺思想。镖师在习武历练中已将武艺思想作为其行事标杆,而在镖局商业性需求的影响下,形成了镖师“信、名、忠、广、度、和”特定武艺思想内容。此言“特定”,是基于镖师受镖局业的规约,巧妙地将武艺思想运用于行业处事智慧的前提下,对镖局武艺思想进行的特定性解读。镖局的武艺思想可概括为6点,信:恪尽职守、知行合一;名:择镖有度、实至名归;忠:长幼有序、尊师爱国;广:武艺广博、兼容并包;度:因势利导、点到为止;和:先礼后兵、和谐尚中。镖局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形成了4种主要的武艺传播途径:第一,镖局内部师徒传承与跨区域武艺交流;第二,镖局“亮镖”与“走镖”的武艺传播;第三,镖局“走会”的武艺展示、交流与传播;第四,镖师转业及镖局的散伙、歇业后的武艺传播。通过这4种传播路径,镖局实现了武艺的社会推广并综合产生了明清时期重要的武艺传播效果。比如,“亮镖”“走镖”既实现了武艺的跨区域交流与创新,也促进了武艺价值的多元化发展;镖师转业及镖局的散伙、歇业后的武艺传播既为“以武报国”创造基础,又拓宽了武艺传播渠道,促进武艺功能的多元化发展。镖局武艺的具体传播效果可概括为6个方面:稳固了武术师徒传承制度并促进武艺优质高效传承;突破社会的女性偏见思想并促进女性习武群体的扩大;促进了暗器等罕见武技的传承;推动了武术的顺时代创新演变;推动了武术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为“以武报国”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