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滋阴润肠通便方和中成药滋阴润肠口服液对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滋阴润肠通便方的立方依据、组方特点及相关现代药理研究。进而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探讨滋阴润肠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1本次实验选取的80例病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所选的病例均符合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罗马III标准”及中医辩证分型之阴虚肠燥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症状的评分及症状总积分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组给予滋阴润肠通便方(生地、麦冬、天冬、玄参、熟军、郁李仁、火麻仁、玉竹、何首乌、肉苁蓉、茯苓、桃仁、石斛、炙甘草等)治疗,水煎至300ml,日一剂,早晚各一次,温服。对照组给予滋阴润肠口服液治疗,每次10ml,早晚各一次。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来门诊复诊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一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需要行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OB检查以及心电图、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并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其作临床疗效分析。3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综合疗效积分及复发率作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在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滋阴润肠通便方的疗效更佳。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大便干结、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潮热盗汗等症状方面,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心烦少寐等症状方面,二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头晕耳鸣症状上,二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症状有改善的38例患者中,3例复发;对照组症状有改善的31例患者中,9例复发。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复发率更低。结论滋阴润肠通便方能显著改善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减轻患者的大便干结程度、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等,对患者的次要症状(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心烦少寐等)也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该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阴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显著的临床综合疗效,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