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迟是跨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的诗人和报告文学家。从六十年代发表《祁连山下》始,正式奠定了其报告文学的发展走向,也初步确立了他在报告文学史上的地位。七十年代末,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引起举国轰动,在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徐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形式的确立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从《祁连山下》始,徐迟基本走向了科技报告文学的创作。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避重复,对徐迟六十年代后发表的科技报告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徐迟个案透视,探讨了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所代表的两类文化的差异使得人文与科技各行其道发展,这将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而文学家徐迟不畏艰难、勇闯高科技领域,肩负起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双重责任和使命,用文学之笔在自然科技领域徜徉,高唱科技赞歌,写下了报告文学史上科技的诗篇。诚然,徐迟在科技领域的探索并非都取得了理想成效。本文在分析其前期作品成功的同时并进而分析了其后期报告文学失败原因,认为主体批判性的缺乏、对两种文化理解的偏颇及受科学理性影响的功利主义文学观是后期创作失败的主因,此外还粗略探讨了文学应该如何实现与科技的融合去更好地传播科技;最后,本论文通过对徐迟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作品具有的真实性、文学性及叙述声音上的意识形态性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