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活动越发活跃,为了兑现我国加入wT0的承诺,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得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而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活动的支付率有了显著提升。根据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时间,我国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现实基础越发广泛,且人民币在进出口中的收付额得到了一个质的增加,与2009年试点时相比,提高了近12倍。本文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强劲的发展动力,同时,发现由于国际国内因素的不利影响,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即虽然结算总量大,但人民币进口支付远大于出口支付,引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失衡加剧,进而产生贸易账户余额波动效应和外汇储备继续扩大效应。鉴于此,本文在人民币发展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进程中,重视进出口贸易当中人民币结算失衡问题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效应,研究分析贸易账户余额波动效应和外汇储备继续扩大效应,且影响显著,由此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控制这种失衡问题的加剧。所以,本文首先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出发,从源头上分析得出跨境贸易当中人民币结算失衡问题的存在,详细分析导致其失衡的原因,并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效应展开深入剖析;然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确定变量和构建模型,采用我国进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及相应时间我国外汇储备量等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归回分析方法研究该影响效应的显著程度;最后,通过比较和借鉴欧元发展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背景、特点和经验,认为我国应对跨境贸易人民币失衡及其负面影响效应的问题时,应从促进人民币区域内结算平衡、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完善进出口贸易结构三个方面着手,从而有效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