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区域。缙云县自2000年开始建设公益林项目以来,由最初划分的30333.33hm2公益林,增扩至如今的64720hm2,占整个缙云县林地总面积的53.69%;并于2010年开展重点公益林县级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117个由森林植被监测小班组成的定位监测系统,监测研究内容涉及森林资源概况、森林林分类型结构、森林生物量与凋落物、森林土壤特性、森林水文状况、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等多重领域。本次研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首次对缙云县的整个公益林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开展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小班二类调查及固定小班调查,同时还做有针对性的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量、森林土壤特性、森林物种多样性等的专项调查;以监测数据为基准,对整个缙云县公益林区的涵养水源功能、固土保肥功能、改良土壤功能、固碳释氧功能、森林积累营养物质功能、物种保育功能6个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测算,为进一步科学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研究测算表明:2001~2010年缙云县公益林区森林植物生物总量282.73×104t,单位生物量为93.21×104t,净增生物量23.59×104t,涵养水源量3.36×108t,减少水土流失0.11×108t,吸收CO210.51×104t,释放O228.07×104t,净增储能187.64×108mj,该地区十年间累计发挥生态效益价值高达119.30亿元,由高到低顺序为:固碳释氧效益最大共计40.11亿元,其次是物种保育效益共计27.79亿元,涵养水源效益共计27.57亿元,固土保肥效益共计12.99亿元,森林积累营养物质效益共计4.25亿元,改良土壤效益最小只有1.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