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美学思想与主体精神演变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le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唐一代,书家辈出,书学大兴。唐代书法前承魏晋,后启两宋,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和独特神韵,把中华美学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纵观唐代书况,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相异的书法风貌与书法美学思想。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在唐代书法美学思想发展的历时进程中,书法艺术创作的主体精神也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移置变迁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与唐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三教合流以及每个时期侧重点的差异紧密相关。以书法艺术创作内蕴的主体精神的嬗变轨迹作为论述的切入点,将唐代书法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分作初唐、盛唐、中晚唐三段逐一进行评述,乃本论文的主要逻辑架构。第一章主要分析初唐尊王崇圣,风格整齐划一的古典主义书风。由于统治者的个人偏好以及唐初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法制齐备,敛入规矩,书家的创作主体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艺术风格多不出大王藩篱。首先阐述了造成初唐书法整体风貌的时代文化背景,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思想杂糅互渗兼重儒术以及政治思想的高度一体化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其次,从书法艺术实践与理论联系互动的两个方面:书法创作方面,即欧、虞、褚、薛身体力行确立“唐法”的过程。初唐四家虽各有千秋,但皆师法大王,书法艺术风格、个性化不足;书法理论方面,研究初唐书论集大成者孙过庭思想的矛盾性与过渡性,借此说明初唐书家主体精神的备受压抑以及挣脱母体开一代新风所承受的痛楚。第二章勾勒盛唐纵放狂逸、雄强刚毅的“两部合响”的书风。双重旋律的“盛唐之音”,一方面表现在狂草艺术的“纵放狂逸”上,一方面表现在“雄强刚毅”的“颜体”书风上。两者虽书体迥异,但艺术精神大略相同,即追求一种不同于大王书的阳刚之美。主体精神在此时呈现出高扬的态势。本章首先介绍产生“盛唐气象”的时代文化背景,继而逐节分述盛唐书法“双璧”——“颠张醉素”与“颜体”的书艺特色,最后通过分析“神采论”对初唐“法”的超越,以此彰显盛唐书法主体精神的勃兴。论文末章描述中唐法度森严、晚唐遍寻禅意的两种书风。中唐乃中国文艺的一大转折。在分析中晚唐书风之前,必须首先把握住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裂变以及封建社会后期新的审美理想继起的这一前提,我们将在第一节对其详细阐述;面对“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方面亲历“盛唐气派”的文人士子们渴望实现大唐中兴。儒家之道渗透书坛,此时书风规矩森严,尚实尚俗,自在情理之中。文人墨客试图以书道表现一种对社会的拯救心理,我们在第二节对其加以分析;另外一方面,面对“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衰败局面以及禅宗思想的流行,时代精神己不在马上,而在人心。此时的美学理想发生“内转向”,即由初、盛唐的重形、重再现、重客观转移到晚唐的重意韵、重表现、重主观。主体性呈现渐强的趋势。这一转向显明地渗透于晚唐“随心任性”的禅僧草书艺术创作以及追求“韵外之致”的书学理论之中。笔者将于本章的第三、四节逐一分述之。
其他文献
在科技帶動技術,使生活圍繞著網路資訊的時代,網路的使用年齡群已降至未來的兒童。隨著網路的興盛與蓬勃發展,帶動了新的操作族群,即為現今正在成長與發展階段的兒童。網路對
随着各种新型建筑的出现,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己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重要公共聚集场所的建筑具有空间高大,功能复杂,可燃物多,火灾隐患多,人员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如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处于不规范的抗癌保健品行业的小企业发展过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环境,行业驱动关键因素,行业的主要营销模式和主要产品,从这些资料中来预测行业的发
在盐渍土地区,由于溶盐的不稳定性,路面较常规地基路段的路面要差。尤其是含硫酸盐类盐渍土,由于硫酸盐的结晶膨胀,导致路面不均匀变形、开裂、鼓包、波浪等病害,给盐渍土地
由于强化学习不需要教师信号,能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知技能,因此对于求解复杂的控制与决策问题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课题选用强化学习算法中经典的Q-Le
本文通过对草地群落物种数比例与生物量比例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立了草地群落植物种等级划分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首次用基尼系数评价了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数与其提供
为了解决堤防隐患探测过程中存在的测线布置工作效率低、二维图像解译结果无法有效表达隐患或异常等问题,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堤段三维模型及堤防周边的三维地形
30头中国肉猪新品系DⅢ系和DⅢ Ⅰ系平均胎次为 4 .6 7胎 ,平均产活仔数 12 .50头 ,平均产后体重 2 0 6kg的高产泌乳母猪 ,依据品种、胎次、产活仔数等相一致的原则 ,随机分
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千辛万苦累积的上千万元资产一夜间清零,结发妻子将他扫地出门,却又靠养青蛙东山再起……他就是全国众多养殖户学习的榜样——刘春军。
康复医学在国外已有六、七十年发展历史.而在中国只有十余年时间,因此在康复医学万面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向国外学习和借鉴。为了使广大读者开阔眼界,获得更新更先进的知识,我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