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oshi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是重要的海产养殖品种,因其肉质鲜美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而极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基围虾具有高蛋白、高水分的特点,易发生腐败变质,大部分的基围虾都是以冷冻的方式贮藏的。但是冷冻贮藏并不能完全抑制基围虾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下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虾的保藏方法及保鲜剂方面,关于品质变化的基础性研究较少;且研究对象主要是南美对虾和中国对虾等,对基围虾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主要研究基围虾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探究冻虾品质劣变的机理,为对虾冻藏保鲜及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测定了基围虾不同冻藏时间点(0、1、3、5、7周)的品质变化(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风味及鲜度),并探究了其品质变化的机理,对蛋白质特性(包括UV吸收光谱、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性、肌原纤维蛋白粒径分布及总蛋白变化)、脂肪氧化及脂肪酸组成、微观结构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基围虾冻藏过程中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水平升高,质构变差,在冻藏过程中其风味与滋味发生了劣变。对基围虾品质变化机理探究的结果表明:(1)基围虾冻藏过程中蛋白发生聚集与降解,肌原纤维蛋白的盐溶性下降,表明蛋白质发生了氧化、分解等变化:(2)基围虾冻藏过程中脂肪氧化水平(TBARS值)不断增加,饱和脂肪酸(SFA)显著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显著降低,表明其脂肪酸发生了氧化变性;(3)基围虾冻藏过程中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组织间空隙逐渐增大,表明冻藏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对基围虾的肌肉组织造成了机械损伤。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本文以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中职音乐教学水平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