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及育种应用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同时还是重要的食用植物蛋白来源。花生育种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采用凯氏定氮法,但是这种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存在费用高、时间长、易产生污染、具破坏性和重复性差等缺陷,因此探索新的花生中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的分析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近红外漫反射法,对75份整粒花生籽仁进行光谱的扫描,构建了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花生育成品种和杂交后代株系进行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凯氏定氮法对75份花生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
其他文献
阐明不同年代冬小麦产量、品质、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年代差异及对施氮水平的响应趋势,对高产优质、氮高效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意义。为此,本试验于2010-2011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以该地20世纪60年代至今冬小麦代表性主栽品种为材料,设置三个氮肥水平,研究江淮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主栽品种的产量、品质、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演变特征及对氮
针对当前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到位和高产不高效等实际问题,迫切需要将单项技术集成,创建切实可行的栽培管理模式在小麦生产中规模化应用,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因此,本试验于2010-2012年在河南省温县高产区大田条件下进行,以多穗型品种平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模式FM、调整模式(AM1、AM2、AM3))和施氮量(N0、N120、N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