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变化,脂肪肝发病率已经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临床最常见、多发肝病。由于该病起病多隐匿,病情严重者可能导致继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因此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脂肪性肝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现代医学主要以饮食调控、减轻体重、运动治疗等为主,目前仍缺乏明确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现代医学各类药物比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谷胱甘肽、维生素E、他汀类、贝特类、烟酸、胆酸、蛋氨酸等药物,疗效不肯定且有些药物可能对肝脏功能有一定的损害。而祖国医学虽无“脂肪肝”病名,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理论探讨,并形成了很多针对本病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论述,为中医中药治疗脂肪肝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纵观古今医家的论述,本病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禀赋不足等,导致脾运失常、肝气不疏、肾精亏耗,引起湿邪内生、痰浊内蕴、郁而化热,气机瘀滞、瘀阻肝络。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胃、肾等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浊、湿热、气滞、血瘀相互交结。临床治疗多辨证运用疏肝健脾、清热化湿、活血行气等大法,多种治法灵活施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导师陈福来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在总结祖国医学关于脂肪肝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研究,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有着深刻认识。陈老认为脂肪肝的病位在肝,脾虚肝郁是脂肪肝的发病基础,痰、湿、瘀是其病理因素,但强调脾虚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陈老认为,肝脾二脏居于中焦,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肝的疏泄功能有赖于脾的运化正常与否。脾胃健运、运化水谷精微正常,营血生化有源,则肝木得养,气机条达,疏泄有序;若脾胃亏虚、运化无权,土壅木郁,酿生痰湿,阻塞肝络。肝主疏泄、条畅气机,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输布,助脾运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饮食消化、水液代谢等诸多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运转;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郁气滞,木不疏土,肝气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代谢运化失常,脂浊痰湿内生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据此确立了脾虚肝郁、痰湿内蕴的基本病机。根据脂肪肝肝脾同病、脾虚为本的辨证思路,陈老在临证治疗中强调从脾论治、治脾为先的原则,确立了健脾疏肝、祛痰化湿的治疗法则。治疗本病多以健脾助运为先,配伍疏肝理气、化痰泄浊,佐以活血化瘀、清热化湿等,从而达到脾气健运、肝木得疏、痰湿化、积滞消,脂肪代谢恢复正常的目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本地区脂肪肝发病率较高,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师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辨治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于本地区脂肪肝的防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观察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法为立法依据,以导师经验方为主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研究安全有效的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方法,并进一步探讨脂肪肝的辨证治疗思路。方法:收集2014.06-2015.06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名医堂就诊的60例门诊患者。所有病例超声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脂肪肝,且符合中医脾虚肝郁、痰湿内蕴证型。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要求停止服用其他任何降脂降酶药物,清淡饮食,禁止饮酒,适当运动。治疗组根据导师经验采用健脾疏肝、祛痰化湿法,运用老师经验方(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半夏10g、陈皮10g、柴胡10g、香附10g、黄精10g、决明子10g、荷叶30g、山楂15g、丹参30g)为主方,针对病情适当加减。对照组予以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2#(456mg)tid。疗程:每疗程30天,两组皆用药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血清生化指标、B超检查改善情况以及常规安全性指标,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种和病程分布,性别和年龄分布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7%,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胁痛、乏力、腹胀等主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乏力、腹胀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胁痛、乏力、腹胀等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ALT均有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TC、TG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TG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B超疗效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心电图、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安全性检查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结论:经以健脾疏肝、祛痰化湿为基本治疗法则,以导师经验方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积分、超声影像分级,以及血清生化指标方面都具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临床治疗脂肪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