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中小学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其他普通教师群体,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这个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要更加严重。班主任职业倦怠可能会影响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因此,研究初中班主任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影响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为有针对性解决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CEPS)数据,以职业倦怠作为因变量,结合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双因素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得出如下结论:
(1)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水平不高,职业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总体较高;
(2)职业压力各维度中仅学生成绩不好对职业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水平越高。而成绩参差不齐、考核压力、行政压力、家长要求、升学率、社会评价和发表论文对职业倦怠均无显著影响;
(3)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中薪酬待遇、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对薪酬待遇、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的满意度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而硬件设施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4)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发现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在影响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中具有重要作用。为避免班主任职业倦怠对个体、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创造学习氛围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经济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等措施来降低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水平。
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CEPS)数据,以职业倦怠作为因变量,结合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双因素理论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深入探讨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得出如下结论:
(1)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水平不高,职业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总体较高;
(2)职业压力各维度中仅学生成绩不好对职业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对学生成绩不好的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水平越高。而成绩参差不齐、考核压力、行政压力、家长要求、升学率、社会评价和发表论文对职业倦怠均无显著影响;
(3)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中薪酬待遇、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对薪酬待遇、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的满意度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而硬件设施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4)工作满意度在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发现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在影响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中具有重要作用。为避免班主任职业倦怠对个体、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创造学习氛围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经济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等措施来降低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