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创新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指导思想,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截止2018年底,我国贫困地区人数从2013年的6000万人降低到1660万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进入深入攻坚阶段。在我国政府的号召下社会各界踊跃加入精准扶贫队伍中,肩负起社会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高广大贫困群众的生活、医疗保障水平,提升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因此,保险业成为社会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2018年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旨在指导各地保险机构锐意创新,将保险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为了支持国家精准扶贫建设,中国人保等保险机构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网点优势,主动为龙头涉农企业、贫困及脱贫不稳定人群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满足其在农业生产、家庭财产、融资支持等方面风险分散的需求,免除贫困地区走产业化扶贫道路上的后顾之忧,同时在费率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本文以中国人保精准扶贫对象J县为研究案例,来探讨分析中国人保精准扶贫J县的效果、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中国人保及其他保险公司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本文首先在梳理和学习相关研究文献及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对象J县致贫原因及保险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本文总结了中国人保精准扶贫J县的主要扶贫措施,中国人保主要从农业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和民生扶贫等四个方面精准对接贫困群体,全力构建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机制,全面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助力J县打赢脱贫攻坚战。随后,本文评价了中国人保精准扶贫J县扶贫效果,同时发现中国人保精准扶贫J县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农业保险保障支持作用不足;保险服务能力偏低;精准扶贫识别及管理存在障碍;贫困户对保险精准扶贫认识不到位。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中国人保精准扶贫J县的优化建议: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额度;多方面强化保险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协作,落实精准识别与管理;加强保险精准扶贫的宣传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