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历史教材中“地理大发现”之比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关于教材使用方法,教材内容的关注也逐渐增多。地理大发现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课题,已经普遍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关于地理大发现的研究在史学界由来已久,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围绕地理大发现在史学界产生许多问题,包括其概念,起止时间,以及由此引出的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还有具体的对其中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多集中在对哥伦布的评价。关于中美两国在教材方面的对比研究多集中在物理、生物等科目,关于历史教材方面的对比涉及较少,主要集中在两国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公民意识的培养等。关于两国中学历史教材在内容和细节上的对比研究较少。新课改之下,教师角色逐渐转变为史学观念和史学动态的传达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灵活性较大。在史学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应当学会钻研教材,结合史学研究成果,整合课程资源,契合实际历史教学。本文由引言、正文、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各选取中美两国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个版本,以“地理大发现”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美国《世界历史——互动模式》两版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比较研究。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地理大发现”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中美两国对高中历史教材在课程内容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说明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岳麓版教材为对象,介绍其使用情况及教材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大发现”内容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由美国霍顿·米夫林公司所出版的9-12年级高中历史教材《世界历史——相互影响的模式》的使用情况,总结教材囊括的内容版块。同时以“地理大发现”为主题对其涉及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比较两本教材在内容阐述,版块设置,习题设计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简要分析两者在差异中反映出某些历史观点的不同。结论部分总结两版教材之所长以及各需要加强的环节,进一步概述两者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并对本部分内容在教学中需注意的地方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估脐带过度扭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224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出的脐带扭转发
研究了以沙棘籽粕为部分原料生产沙棘酱油的过程,并对沙棘酱油进行了游离氨基酸的分析,为酱油新产品的开发和沙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记录不同货物进出库的数量进而实现物流的统一调度是自动化仓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仓库中应用广泛的计数器主要存在着在同一出入口不能判断货物的进出、以及在实现识别货
通过小型浮选试验,对高品位黄铜矿以及黄铜矿与石英的混合试样,在不存在通常的捕收剂的情况下,测定了黄铜矿的可浮性以及可浮性与体系氧化一还原状态的关系。试验确定,在不
最大诚信原则为保险法基本原则之一,之所以将其称为最大诚信原则,原因包括保险合同高度信息不对称性、射幸性、格式性等。最大诚信原则的应用贯串于整个的保险法,其主要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宽带IP城域网中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单一的网络业务和线路带宽已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如今的Internet集图像、视频、语音、文字、动
自辅导员制度实施以来,辅导员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也是高校部分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特殊的
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location-based Inhibition of Return,IOR)是指对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上的靶子反应变慢的现象。自Posner和Cohen(1984)发现返回抑制以来,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IOR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