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对银黑狐日粮营养物质利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黑狐是肉食性珍贵毛皮动物,为获取优质裘皮,其日粮中需要包含高比例的动物性饲料。鱼粉是我国常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但因为鱼粉价格日趋攀高,开发鱼粉替代品是饲料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豆粕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限制在银黑狐饲料中的用量,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豆粕经工程菌发酵后制备的发酵豆粕可消除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并对多种畜禽有积极作用,而在银黑狐饲料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论文通过在银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粕,研究对银黑狐的营养物质消化率、生长发育及毛皮质量的影响,为发酵豆粕代替鱼粉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选择断奶分窝后,体况相近,健康的银黑狐12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试验1、2、3组(T1、T2、T3 ),每组30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中5%,10%和20%的豆粕分别用发酵豆粕替代,同时调整鱼粉的添加量形成4种等氮日粮,进行为期120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银狐的增重,生长期和冬毛期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毛皮质量进行了研究。  在银狐生长期(8月)和冬毛期(10月),每组随机选取6只银狐,公母各半,进行消化试验。试验预饲期2周以上,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生长期采用颗粒饲料,冬毛期采用粉状饲料。在生长期,为确定银狐消化代谢试验的最短采样时间而不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同时节省时间,在生长期对3d采样时间和5d采样时间测试的干物质消化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各组银黑狐的干物质消化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饲喂粉状饲料的各组银黑狐的粗蛋白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颗粒饲料时,对照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试验组 (P<0.01),对照组C0.05)。不同采样时间测得的银狐干物质消化率的结果表明,3d和5d全收粪法测试的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呈强正相关(R=0.97),说明,在做银狐消化代谢试验时,可采集3d样品进行测试。  为测定添加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银狐日增重的影响,在进行饲养试验开始时(7月末)对动物的初始体重进行了称量,生长期结束(9月末)和屠宰前(11月底)分别空腹称重,测量生长期和冬毛期的增重。  结果表明生长期各组银黑狐的生长期增重和生长期平均日增重差异并不显著(P>0.05)。冬毛期各组银黑狐的生长期增重和生长期平均日增重差异并不显著(P>0.05)。  在冬毛成熟后,试验动物用电击法处死,取皮,上楦板干燥后,测量皮长、干皮重、针毛长度、绒毛长度和皮张等级。  结果表明,银黑狐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各组银黑狐的皮长、干皮重、针毛长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组皮张等级所占比例中,对照组 C 和T1 组 1 号皮(85cm-95cm)所占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组,2 号皮(80cm-85cm)所占比例T1组最高,3号皮(75cm-80cm)所占比例T3组最高。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选取60只50日龄的大白鼠,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随机分成A、B、C、D、E、F六组,每组10只。前五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含吉林小粒6、吉林30、吉林45、吉农7和丰交7607五个
本论文以北京油鸡、狼山鸡、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技术构建成纤维细胞库,采用生长曲线、染色体分析、同工酶分析等方法对细胞生长动态、遗传稳定
该文通过氮、磷、钾、硫施肥配比试验,以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和不同播种方式对苜蓿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和极值分析得出结论,在条播苜蓿地施氮肥160公斤/公顷、磷
试验通过研究共轭亚油酸和维生素A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蛋黄胆固醇、脂肪酸组成及共轭亚油酸含量,肝脏瘦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及其mRNA表达丰度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