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_ki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遍布全世界,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其抗逆性强、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业。随着国家主粮化战略的推行,马铃薯行业需求逐渐增加,正在飞速发展。马铃薯疮痂病是一种由链霉菌属(Steptomyces spp.)的放线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给世界各个国家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正在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我国是马铃薯产业大国,主要种植区疮痂病发病也十分严重,在生产上运用了许多方法进行防治,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传统防治方法在某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相比之下,利用微生物菌株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较好的手段。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10个地区,26个土壤样品中筛选出芽孢杆菌,进行两步试验筛选对于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然后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拮抗菌的生防效果,并对拮抗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分子学的鉴定。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土壤样品80℃水浴加热预处理后进行梯度稀释涂布,从26个土壤样品中筛选出201株芽孢杆菌。(2)采用纸碟法进行初筛测定,筛选到92株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采用牛津杯法进行复筛,测定拮抗菌的滤菌上清液对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综合初筛和复筛结果选择3号、14号两株拮抗菌进行下一步试验。(3)对两株拮抗菌进行了春季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株拮抗菌均能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症状,降低疮痂病发病率、发病等级以及病情指数,生防效率分别达到69.89%和70.57%。(4)继续对两株拮抗菌进行了秋季盆栽试验。秋季试验增加了单次施加两种拮抗菌的处理,试验数据表明,单次和两次施加两种拮抗菌发酵液均能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症状,降低发病率、发病等级以及病情指数。单次施加3号拮抗菌、两次施加3号拮抗菌处理的生防效率分别为60.88%和72.96%。单次施加14号拮抗菌、两次施加14号拮抗菌处理的生防效率分别为59.88%和76.40%。(5)春秋两季盆栽效果稳定,综合两次盆栽实验结果证明,3号、14号两株拮抗菌对于马铃薯疮痂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症状,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6)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3号、14号两株拮抗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鉴定,综合结果表明3号拮抗菌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14号拮抗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其他文献
傅青主根据痛经症状及月经先后关系,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疼、行经后少腹疼痛、经前腹痛吐血、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治疗上注重肝在月经调节中的作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一汽奔腾B70轿车,车型为CA7204AT4,行驶里程8.8万km。用户反映车辆起动后,仪表板上所有故障灯点亮,发动机加速无力,车辆无法正常行驶。检查分析:维修人
期刊
以精炼牛脂,发酵酱油、胱氨酸(半胱氨酸)为主要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和氧化条件下合成牛肉香精。
目前,专题制图规则库的研究还较少,主要是规则总结及形式化表达难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面向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专题制图规则进行了总结,然后对专题制图规则构建了本体表达模型。本体表达模型强调概念间的层次结构,将专题要素的空间特征作为本体的属性,将表示方法规则、数据处理规则和视觉变量规则用于本体的规则定义。专题制图规则的本体表达模型,有利于提高规则查找和运用的效率,有利于促进专题地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四)重视情感在教学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经济增长方式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其中医院的成本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营,如何能发挥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是事关公
期刊
文章认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底下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年轻,不是因为成果数量少,不是因为学科名称不好,而是由理论脱离实际,教学与用人之间脱节等原因造成的.
冬季运动目的地是以冰雪体育运动为特色的综合性的冬季旅游目的地。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是张家口市成为冬季旅游目的地的巨大契机,然而冬季运动目的地建设给城市带来积
近年来作者参与了国内大型排涝泵站、调水泵站的工程实施,并对国内外泵站自动化市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根据作者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工作体会,介绍了国内泵站自动化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