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方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文论中,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观念出现,当互文性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后,它却流变成一种工具性特点尤为突出的理论。互文性理论在介入中国文学理论发展过程后发生的从观念到方法的流变有着深刻的原因,它的流变过程也对中国当下文学理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论文将以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流变的具体情况分析为基础,探讨文学理论建设在方法与观念上的平衡问题。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以介绍互文性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由于论文关注的是作为观念的互文性理论,所以有关互文性理论诗学-修辞学路径的研究暂不纳入讨论范畴。第一节介绍互文性理论萌芽时期的西方文论语境,包括社会层面的五月风暴对于规则和制度的突破,理论层面的结构主义繁荣、解构主义萌芽以及后现代思潮兴起为互文性理论出现提供的契机等几个方面;第二节介绍初创时期互文性理论的内涵,分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和罗兰·巴特的互文性理论两部分,分别整理了克里斯蒂娃互文性思想产生的源头以及其由观念到方法的发展过程、罗兰·巴特对于克氏互文性理论的完善以及互文性理论在巴特文本观中的具体体现。第二章以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流变过程分析为主要内容,分为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流变的语境分析和互文性理论在中国被“误读”状况的整理两部分。第一节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三个“断层”为切入点,从中国文论与古典文论、苏俄文论、西方文论之间的关系出发,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理论建设语境下互文性理论发生流变的原因;第二节则以互文性理论研究的具体文献为依托,将其分为理论研究文献和文本实践文献两个方面,从微观上看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如何实现了由观念到工具的流变。第三章以前两章为基础,将讨论范围稍作扩大,对中西文学理论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互文性理论出发,对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在观念与方法的平衡问题进行探索。互文性理论虽然只是众多进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视野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但它却是一种独具代表性的理论,它在观念与方法的天秤之间摆动的过程,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特别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五年我院收治的17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7例,腹腔镜组与经腹组分别行腹
龙泉青瓷的装饰艺术,在继承和吸收前代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鲜明的艺术特色。本文仅就装饰种类、构图方法和装饰题材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之。
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社会经济转型呼唤政策转型、规划转型,"多规合一"是规划转型的必由之路。研究分析了"多规合一"的内涵、多规的优势与劣势、多规合一面临的主要困难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了厚壁圆筒和厚壁球壳的极限荷载 ,得出了统一解形式。利用此解可以合理地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 ,它既可以适用于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 ,也可以适用
史学界多数采用蚩尤属东夷集群的新说,本文认为应依旧籍定为南苗集群的大酋长.“蚩尤”()从“虫”.应是南方蛀虫崇拜的体现。最重要的民族学证据是.苗人尊祀耳尤血肉、桎梏所化的“
期刊
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探索基于合作的校企文化对接路径,使文化对接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职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有着极其丰富内容和内涵的语词,文章从描述后现代主义的外延内涵入手,分析了其与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之间的关联,再次对后现代主义中主体性的消亡与重建
"双联"行动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小康进程的务实举措,是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基层得加强、民生大改善、发展上水平的伟大实践,山丹县要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向纵深发
介绍了估算变幅疲劳寿命的等效折算法。该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特定的等效寿命函数,依次将变幅疲劳中的各级循环次数均等效折算为某一循环下的已耗寿命,即将变幅疲劳转化为等幅
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是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男权统治的建立和加强是其主要原因,而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礼教所提倡的妇德是以维护男权、维护父系的宗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