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课堂配角,同时也难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了讲课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通过对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的描述与分析,笔者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推广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高教师的教学实验改革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借助这一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开拓新的教学教研思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们在教学上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并查找现存问题,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如何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讨论了研究的社会背景,描述了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并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产生和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章: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文献回顾。详细讨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及内容和要求。第三章:初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重点介绍了研究对象、步骤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测、访谈、前后测试等对研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第四章:建议与反思。这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并进而探讨了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和有待进一步商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形式,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座谈评估等手段,获取了相关数据,并经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最终差异,以T检验的方式论证了差异的显著性,从而支持了作者的假设。本文从研读《课程标准》、掌握合作型教学理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发挥学生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从教研员角度提出吉林市初中英语合作型教学可行性建议,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