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非婚同居民事立法规制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养老需求突显化、婚姻家庭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非婚同居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常被表述为“银发同居”、“搭伴养老”、“老人走婚”等。与一般非婚同居相比,这一群体具有不以满足性需求为主要目的、无生育烦恼、养老目的明确、两性差异大等特点,这些异同点使得独立研究老年人非婚同居问题成为必要。文章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发现老年人同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产归属、继承、扶养以及债务等方面,同案不同判、同判标准不一屡见不鲜,严重损害法律权威,亟待立法规制。文章以案例分析为研究基础,通过学习借鉴域外的经验,试图构建老年人非婚同居制度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构想包括:实施“分步走”战略,先制定相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指导意见,待时机成熟后出台单行法,建立区别于一般非婚同居且效力次级于婚姻的老年人非婚同居法律制度。该制度实行登记制,未经登记不能享有部分法律权益;老年人同居财产制以分别所有为原则,特殊共有为例外,禁止财产约定;继承制度延续同居者无法定继承权的现状,但应增设同居房屋居住权;债务制度强调共同债务是例外;扶养制度规定“同居三年者,互负扶养义务”。
其他文献
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旨在加强少先队员对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少先队员的价值情感体验,提升少先队员的价值行动意愿。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索。在理论探索中,分析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依据、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建构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视角,为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奠定基础。在实践探索中,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教育叙事法、文
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农村风俗并未如期而至。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疑难杂症仍然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的“精神短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乡村治理中亟须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
省级政府为推进电子政务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每篇政策文件都深刻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与发展动向。以1999年“政府上网年”为起点,省级电子政务迄今已有20年演进史,而政策文件贯穿始终,是攸关省级电子政务推展进程的方向指南。那么在这20年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是如何演化的?可以从何种途径进行探索?国家高度重视省级电子政务,“中网办秘字[2017]907号”文件确定了将京沪苏浙秦闽粤宁等八个省(自治区、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事关千秋万代,但实际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学界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追求空间形态上的保护,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活态化保护,意指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的同时,尊重它的“原真性”和整体性,除了保护文化遗产本身,更要保护整个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民众更好的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
在大数据发展浪潮下,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很多国家已将政府数据开放提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开放政府数据不仅能够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能实现政府数据的再利用,最大化的释放数据红利。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政府向公众开放数据的窗口与载体,自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以来,各国纷纷掀起开放政府数据的浪潮,中国也是其中之一。2012年,“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上线,正式拉开
在“70后”作家中,李浩的创作有其独特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强烈的冒险精神。在消费时代,许多作家趋附于市场和大众,寻求成功的捷径,用“成功学配方”代替创作上的探索。李浩却执意写给“无限的少数”,拒绝创作“日常化”的小说,与时代风潮保持距离。其他作家不愿过多谈论创作影响源和创作上的野心,李浩却公开谈论文学大师们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且希望有一天能与大师比肩甚至超越他们。因此,在创作中李浩不仅追求形
《辋川集》作为王维唯一一组辑成集的诗,与《辋川图》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审美空间,对后世文坛产生深远影响。自中唐大历时期,就有文人开始对《辋川集》效仿,而以“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频繁活动的明代中叶则是《辋川集》组诗在唐以后经典化的一个繁荣期。首先,明前期及明以前的《辋川集》经典化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另有少量的诗话、题跋、笔记等文献材料。其次,在明代中叶,“后七子”对《辋川集》的经典化方式较之前人
《闽游图》是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文人画家项圣谟到福建游历期间画的一张实景山水纪游图。画中展示了闽江两岸风土人文和山水溪石之景观,着重表现闽江溪石溪水千奇万怪的景色。长卷画风严谨,用笔细腻工致。图上有画家自题的诗文和题跋,画卷后面的自题诗以及好友谭贞默题跋和李肇亨的题诗。这些诗文的内容涵盖了闽地的植物、溪水、溪石、渔夫、气候、人文环境等方面,本文的重点探究《闽游图》的图像和题记诗文之间的关系,从图文观的
本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描述其魔幻表达的新面貌,包括叙事机制和影像表现等方面的新特征,再结合电影真实观念的转变,分析魔幻表达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心理,探究它的存在合理性。此外,因为已有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等西方外来的概念术语,不足以准确描述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所展现的独特面貌,故而本文提出“魔幻表达”的概念加以辨别,意图既区分“魔幻”与“现实”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激发了当代艺术带来了表现的潜能。尤其是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促使新媒体融入到互动装置艺术中,创作出很多优秀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本文涉及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它是一种复合的且时刻处于发展中的艺术形式,凭借各种新技术为媒介例如数字声音影像、互联网通讯技术、全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纳米生物科技等为媒介,以互动性为核心,打造一种沉浸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