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红豆杉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红豆杉种质资源匮乏的现状和提高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品质,本实验运用水培技术,以水培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为受试对象,利用赤霉素(GA3)处理诱导水培红豆杉生根,通过与土培红豆杉在组织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比较,探索水培对红豆杉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揭示中国红豆杉从土培到水培转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红豆杉的大规模无土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400mg/L GA3处理能显著促进红豆杉水生根的形成;石蜡切片观察可知,水培红豆杉根系细胞比土培红豆杉紧凑,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缺少维管柱细胞,无根毛;水培红豆杉叶绿素含量低于土培组,而根系活力高于土培组(p<0.05),根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均与土培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但丙二醛(MDA)含量、电导伤害率以及总蛋白谱带与土培组无显著区别,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脂氧合酶2(lox2)表达量高于土培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细胞色素还原酶450(p450)表达量低于土培组,成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红豆杉在水培过程中根系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基因表达会发生相应改变以适应低氧水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exon2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构建其单倍型,探讨该基因SNPs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相关性,初步筛选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型。此研究的
文章对热释电传感器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描述,同时对所选用的铌酸锂晶体的特点及强电场下的极化作了说明。论文描述了热释电效应的原理,最后对热释电敏感头的整个实验过程作了说
在生物认证领域,说话人识别以其独特的优势——方便性、经济性、准确性,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身份认证方式,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商务、司法等安全领域,是
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电磁学的各种数值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电磁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本文针对实际工程中的微波电路与天线问题,将计算电磁学中的时域积分方程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依托时间步进算法作为该方程的求解方案,结合电路分析中的改进节点分析法,探讨了天线和微波电路问题的时域场—路耦合算法,实现了时域积分方程和电路方程对时域场—路耦合系统问题的共同仿真模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装置。降低工作温度至中温(600-800-C)范围内是目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工作温度的下降,阴极的极化损失会增加,导致电池的性能急剧下降。因此,研究与开发适用于中温范围的,具有高催化活性、低极化损失的阴极材料至关重要。本文以失配层状结构的Ca3Co4O9-σ阴极及其复合阴极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性能表征与评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