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花朵硕大,花色各异,花姿优雅,倍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百合随着花朵的开放而迅速衰老,如何延长花朵的寿命已成为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百合切花衰老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百合ACC氧化酶基因的RNA干扰载体,将其转入百合中表达,将会明显达到延缓其衰老的目的。本研究旨在得到百合花器官中特异、高效表达的启动子,为载体构建提供有效的调控元件,使外源基因只在花中特异表达,达到时空特异表达的目的。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cDNA片段以东方百合‘sobonne’为材料,提取花瓣组织RNA,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获得了约900bp的目的片段,经克隆测序,该试验片段长873bp,与已发表的百合中CHS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1%以上,说明克隆的片段属于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该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陆,登陆号为:DQ471950。2.获得了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的DNA全长序列在获得CHS cDNA序列的基础上,重新设计CHS基因的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大约1300bp的目的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表明,该片段长1307bp,与已得到的cDNA序列对比分析,CHS基因DNA序列包含两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该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陆,登陆号为:DQ471951。3.获得了百合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上游调控区本研究比较应用了接头连接PCR和Uneven PCR两种染色体步移方法对CHS基因的上游序列进行克隆。结果表明,通过接头连接PCR,结合应用了巢式PCR,降落PCR,热启动PCR和两步PCR的特点,克隆了约898bp的百合CHS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在启动子数据库Plant CARE中分析表明,该序列为一条未经报道的新序列,该序列具有花中专一性表达的基本保守区‘TACPyAT’,并且具备与转录起始有关的TATA盒,辅助转译的CAAT盒,G盒,CCAAT等基础启动子所具备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
其他文献
分布在中国的丁香属植物中除裂叶丁香(S.×laciniata)、花叶丁香(Syringa×persicaLinn.)、华丁香(SyringaprotolaciniataP.S.Green&M.C.Chang)、羽叶丁香(Syringapinnatifol
桑科植物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补充营养寄主,探明桑天牛对桑树的选择机制对于选育抗性树种和对桑天牛的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试验应用电生理及生物测定方
九龙池风景区位于玉溪市城西北10公里奇黎山下,又名奇黎溪,是当地著名的佳景胜地之一。景区的主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其主要的地貌是石灰岩山地类型,海拔为1653~1796m。 调查
本试验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元帅Acapulca”和亚洲百合“顶级High Class”为试材,进行了在露地和离体条件下百合自交和杂交的授粉试验、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
本试验选用东方百合‘西伯利亚’和‘索邦’两个品种的鳞片为外植体,经诱导分化、继代培养的组培苗为材料,主要对试管鳞茎的形成和膨大、试管鳞茎的生长和休眠特性以及试管鳞
大量使用化肥或施肥不合理,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食物安全、土地地力下降等。据研究表明,我国化肥利用率难以超过30%,其中氮肥当季利用率明显低于30%。土壤中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银杏AFLP体系,并以来自美国、法国、日本、荷兰及中国的39个银杏雄株种质为试验材料,首次进行了银杏雄株种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
本文在综述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运用森林测计学、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林业系统工程、森林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提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经营模式的思想:即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malignancie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particularly ampullary adenocarcinomas).H
以天祝高寒草原白牦牛放牧地为研究对象,对放牧强度依次增强的南泥沟、岱乾、乌鞘岭三个试验区的不同季节牧场进行草地植被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分析了地上生物量、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