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i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探讨研究,为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中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微炎症状态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i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探讨研究,为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中医中药通过辨证论治有效应用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瑞康医院肾病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慢性肾脏病2-5期患者。在同等条件下采集血标本及相关检查,记录入组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舌脉象,由指定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进行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采集的160例慢性肾脏病2-5期患者,有72例存在微炎症状态,占了45%。2、微炎症状态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见,占41.67%,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占18.05%,阴阳两虚证占15.28%,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均占12.5%;标实证中,水湿证所占比例最多(38.89%),其次为血瘀证(27.78%)、湿热证(20.83%)、溺毒证(12.5%)。3、微炎症状态时,血清CRP、IL-1β水平在阴阳两虚证组最高,CRP水平上,本虚证各证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水平上,本虚证各证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在气阴两虚证组最高,与其余四组本虚证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4、微炎症状态时,CRP、IL-1β水平在溺毒证组最高;CRP水平上,标实证各证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水平上,各证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在湿热证组最高,各证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Hb、Scr、PTH水平分别在各本虚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Scr、PTH水平分别在各标实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微炎症状态组血清CRP、IL-1β、TNF-α、血尿素(BUN)、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明显较非微炎症状态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微炎症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明显较非微炎症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与CRP、TNF-α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甲状旁腺素(PTH)与CRP、IL-1β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微炎症状态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本虚证是脾肾气虚证,最常见的标实证为水湿证。2、在微炎症状态下,CK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比非微炎症者高。3、微炎症状态时,在本虚证方面,血清CRP、IL-1β水平可能与阴阳两虚证存在相关性;在标实证方面,血清CRP、IL-1β水平可能与溺毒证存在关联性。4、慢性肾脏病合并微炎症状态的患者多数存在贫血、营养不良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微炎症状态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相关并发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麦肯基疗法在住院应用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随访效果,探究体外冲击波(ESWT)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一种思路及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0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康复医学科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住院患者共78例,排除4例,最终纳入研究74例,结合患者意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共33例,接受体外
目的:探讨不同腰椎小关节角度差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手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02月在我骨科住院并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接受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78例患者,将最终纳入的病例按手术节段是否存在小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分为两组:非FT组(小关节角度差值<10°)52例,FT组(小关节角度差值≥10
目的:通过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候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脾胃病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制定临床资料观察表,进行调查、归纳,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一般情况、胃镜结果、HP感染情况、四诊信息、治疗用药等因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加味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作用,为临床预防SAP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痰热腑实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星蒌承气汤加味口服或鼻饲,对照组视情况使用开塞露塞肛和(或)杜密克口服。治疗1周或SAP发生时即停止观察,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在广西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并制定更适合广西应用的《结直肠癌中医护理优化方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某三甲中医医院胃肠外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入院患者病历及《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评价表139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疾病诊断、中医证型、证候特点、主要相关症状和采用中医
目的:基于大黄煎剂对H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大黄煎剂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HE)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和认知功能(MMSE、HDS-R评分)的影响,探讨大黄煎剂治疗HE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将64例符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湿热内蕴证肝性脑病纳
目的:通过客观量表评价火刃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状态改善程度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刃针治疗,每3天治疗1次,每周2次治疗,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周末休息2天,共治疗3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CSI痉挛量表、简化Fug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硫辛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法评分(MNSI)、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等,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目的:结合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数据挖掘的手段,总结出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椎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提高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为社会服务。方法:通过学习韦贵康教授发表的文章、书籍、学生对韦贵康教授经验总结的相关论文以及长期跟随韦贵康教授出诊收集的病例为基础,了解其诊疗特点。并将收集到的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椎病的医案,采用Office excel 2019、SPSS22.0和Cl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对比芍倍注射液与消痔灵注射液、内痔结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硬化剂与软化剂的临床差异,为治疗内痔提供临床依据及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Ⅱ~Ⅲ期内痔患者90例,随机分入芍倍组、消痔灵组、手术组。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术后便血发生率、术后疼痛、硬结情况、术后并发症(肛门坠胀、肛缘水肿、尿储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