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越来越多的不良影响。在分析房价上涨原因时,一般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多、利率较低、人民币升值等金融变量变化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基本动力。然而,随着我国GDP增速放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宏观金融变量的变化也出现了新的趋向——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利率实现了市场化、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变量的这一趋势性变化,并没有改变房价增长的走向,国家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措施,遏制房价上涨。论文运用理论、实证、比较等多种分析法,从全国和各线城市两个层面,分析了宏观金融变量对房价的影响及其差异性,试图揭示新常态下宏观金融变量与房价的关系。论文首先由理论入手,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影响房价的传导渠道,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运用统计数据对金融变量与房价波动趋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新常态下各线城市房价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的变动关系出现差异化。再次,选取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三个典型宏观金融变量影响房价波动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常态以前,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与房价在绝大多数时间中呈现与理论相符的稳定关系;进入新常态,三个宏观金融变量对于全国房价的直接影响程度皆有所减弱,并且,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影响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三线城市响应时间要快于一、二线城市,一、二、三线城市受影响程度依次增强。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是由于货币超发、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不通畅、汇改后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及贬值预期等造成新常态以来宏观金融变量对全国房价影响减弱,再加上房价的惯性特征、政府垄断土地、中央与地方房地产定位不同等原因导致近几年房价涨势不断的现象;二是由于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性功能凸显,超发货币更易流入;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更为广泛;资源充足、设施完善、人口大量流入、购买者对房价的过高预期等原因,形成强弱差距明显。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有针对的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控制货币总量仍是重中之重;二是要关注汇率长时程、大幅度的逆向变化对房价的冲击;三是多种政策结合使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