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国6.6%的人口,农业产业的发展关乎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人民日常生活的稳定。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已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生产型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论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对一般形式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变弹性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农业生产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逐步推理,推导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势下的农业机械化经济贡献率的表达式,并基于2000-2016年间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0-2016年期间,四川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末实有耕地面积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0.605%;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0.283%;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0.275%。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25.06%,这一水平较低于其他农业大省,说明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仍需持续推进。利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等相关指标使用聚类分析法将四川省21个市(州)分成五个区域,分别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Ⅰ区域为高经济水平、高机械化水平的盆地核心城市成都,农业机械化贡献率41.56%;Ⅱ区域为南充、资阳等10个城市组成的重点发展区,贡献率为30.05%;Ⅲ区域为雅安、达州等城市组成的传统农业区,贡献率为26.85%;Ⅳ区域为强工业城市攀枝花,贡献率为9.80%;Ⅴ区域为甘孜州、阿坝州组成的待开发区,贡献率为7.17%。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提升农机装备整体水平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四川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渠道,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