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和刺激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区域旅游效率差异问题成为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旳核心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深入分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生产要素,确定区域旅游业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甘肃省十四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曼奎斯特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甘肃省区域旅游效率及空间差异。以2003-2012年为研究时段,选取旅行社数量、景区数量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对甘肃区域旅游效率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2003-2012年的技术效率,可以将各市州分为三个层次。兰州、金昌、白银、庆阳的技术效率较高;天水、酒泉、定西、陇南、临夏、甘南的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嘉峪关、武威、张掖、平凉的旅游技术效率相对较低。(2)酒泉、兰州、平凉总体上处于规模收益不变或规模收益递减阶段,其余各市州尽管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在大部分时间处于规模收益不变或规模收益递增阶段。(3)2003-2012年甘肃省14市州的旅游效率变化趋势各异。天水市MI值连续十年大于1,说明天水旅游效率持续提高,其余市州的MI值在十年中具有一定的波动。(4)基于2012年的旅游效率状态,对甘肃省各市州进行了区域类型的划分,结果显示:甘肃省共有6个市州属于Ⅰ型地区,区域旅游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趋势;有3个市州属于Ⅲ型地区,区域旅游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保持增长趋势;有5个市州属于Ⅳ型地区,区域旅游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呈下降趋势。(5)最后,本文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各区域旅游效率差异的原因,并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