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辽市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对资金的需求与农村金融不能有效提供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且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问题已经使得其对现实的农村金融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较大的问题。适时,通辽市政府金融部门根据通辽市“十二五”规划要求,制定了通辽市的金融业发展规化,农村信用社改制便是其内容之一。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通辽市农村信用社的改制问题,以期为通辽市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本文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写作思路。首先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阻碍因素);据此研究改制的最终产权模式决定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有关政策措施。文章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了股份制是通辽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的最佳产权模式的关键性结论。本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总结了通辽市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特点,意在改革中遵循制度变迁的继承性,以求克服制度变迁所带来的路径依赖;从实证角度分析了通辽市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诸如’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历史包袱严重、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改制必然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难免会有阻力,通辽市农村信用社改制,将要受到当地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部分利益相关者的挟持和政策上的制约。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在前面的定性研究基础上,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得出通辽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的产权模式的最佳路径选择是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模式。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措施。农村合作金融在发达国家已有成功典型,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等等,在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上颇有成功经验。本文主要分析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实践,并从中总结经验,通过与通辽地区当地情况的比较分析,得出对通辽市改制有关的启示,主要是:对合作制和股份制要有重新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改制的阻力,需根据现实情况分步实施;产权改革是重中之重;实施破产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文章最后从产权改革、农村金融环境、法人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制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