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算法的非侵入式电动汽车充电负载监测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电设备及储能设备的用电行为彼此产生干扰和抵消的前提下,传统的侵入式监测因其在维护与安装时易给用户带来困扰且安装成本偏高,不利于电力系统长远发展。与之对比,非侵入式负载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的优势便显而易见,采集方式简便,仅需收集用电入口处的混合信号,负载识别依靠信号分析处理算法就可实现,在不影响用户生活,保护其隐私的前提下,也将成本降低。而在探索环境与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中,电动汽车的发展随之大规模的投入,以及普及率的增高,虽然缓解了化石能源紧缺问题,但其自身的随机无序充电行为也给电网的稳定性造成了干扰。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困扰,本文在NILM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独立成分分析算法(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重点分析家用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过程。以下为本文主要工作内容:(1)对NILM系统框架及居民电动汽车负载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采用阈值化和滤波器相结合方法,通过对数据的仿真提出非侵入式负载监测方法,应用到电动汽车充电平稳过程中,监测负载波形,此提取方法仅能提取到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中稳态充电阶段的提取结果,为本文所提的算法应用到负载波形的提取提供对比依据。(2)对ICA算法的改进。依据ICA算法的实现原理及过程,搭建ICA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种修正的三阶收敛牛顿迭代算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讨论,由此改进ICA算法的更新迭代过程,并通过对随机矩阵产生的信号进行仿真图像模拟对比分离观测信号的有效性,验证其ICA算法的收敛速度更迅速;在此基础上,针对ICA算法中的噪声问题,提出新的去噪算法推导,在加入新的迭代法对噪声信号进行处理时,选取合适的信噪比,使噪声项对随机信号的分离解的影响降到最低,并通过实验模拟仿真并对比验证改进后的ICA的有效合理性及速度的收敛。(3)最后将改进后的ICA算法应用于所提出的非侵入式家用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提取过程中。包括提取充电行为的三个具体阶段;也提出了在提取去不同充电阶段时的充电行为的不同方法;以及估算多类型电动汽车充电功率的4种方法,包括对校正局部改进负载功率精度的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基于ICA算法的非侵入式负载监测和非侵入式负载阈值化提取的对比验证,有效地验证了此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所提取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能源高速发展,但火力发电虽继续占居主导地位,随着部分区域存在严重的窝电现象,不得不配合新型能源来进行调峰。因此,对于火电机组在不同工况的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凝汽器作为最重要的辅机之一,其冷凝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凝汽器应能更好的适应机组的变工况,维持理想的真空度,保证机组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基于此情况,详细的研究了在变工况下凝汽器的运行状态,并结
对于金红石单晶体制备方法而言,传统的焰熔法存在H2、O2燃烧产生水蒸气对原料产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晶体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目前金红石单晶体生长研究主要在材料纯度和燃烧器设备改进方面,温度场对晶体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而温度分布是晶体生长的关键。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CFD技术是实验流体力学方法和纯理论流动分析的结合,是解决复杂流动问题的可靠方式。射频等离子具有高温、导电性、气氛可控性强等优点。等离子体发
随着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注入电网,传统的单一能源优化利用模式正在发生变革。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耦合关系将对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这就促使能量在网络中以多能流的形式混合传输,形成由多种能源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并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流计算也是多元非线性方程,很难用具体的数学方程式来描述。因此,为了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优化自适应运行,充分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其进行能量优化调度策略研究尤
随着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投入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设备故障频发,逐渐暴露出GIS在材料、设计、安装过程中的短板。GIS内隔离开关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隔离,防止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因此针对GIS内隔离开关进行故障检测方法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针对于GIS内隔离开关故障检测的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建立了隔离开关Solid
现代社会中大到各行各业小到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电能,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电力用户对于电能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的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测距精度高而且适用于架空线-电缆混合型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技术来实现故障精确定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介绍故障行波的产生机理并且分析故障行波的运动理论,研究高频的故障暂态电压行波以及高频的故障暂态电流行波在单一架空线路上的运动过程,
电网中使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保护与控制功能,与电网的其他设备对比而言,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很难得到反映,其性能的可靠性对电力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监测与实时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精准的获得继电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情况,保证继电保护装置以更安全、可靠的方式运行,从根本上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是以科学化方式管理电力系统,取得理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渠道。本文对继电保护装置状态
配电网是直接服务用户的一种供电设施,其覆盖地域非常广泛,内有大量设备设施,所以雷击发生的几率较大。对比输电网,在防雷方面配电网有较大局限性。考虑到配电网的绝缘属性较差,直击雷、感应雷都有可能给配电网带来巨大伤害。现阶段有关于配电线路防雷的研究较为丰富,与之对应的避雷装置安装、强化线路绝缘等防雷措施也被接连提出。不过,受配电线路自身接线类型较多,沿线环境复杂性高的作用下,面向各类外部环境、杆塔结构和
煤炭行业是保障我国民生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能源后盾,煤机的驱动系统向着低速且大功率方向发展。针对传统的矿用异步电机与减速装置体积庞大会给运输、安装及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且在低速运行时其效率及功率因数会大幅降低,故论文提出一种传动高效可靠、磁路简单、便于维修运输的矿用多单元分瓣式永磁同步电机(Mine Multi unit Split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于电厂的运行和管理。与此同时,它们也推动了电厂自动化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室内人员定位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新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逐渐被各个行业重视和应用。但在电厂行业中室内定位技术还未得到充分应用。如果可以借鉴矿井、隧道、安保等行业中的室内人员定位技术,将其运用到电厂中,电厂的管理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安全性也会进一步完善。因此,室内人员
光伏、风机等新型能源不断的接入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技术日益成熟,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也持续提高。然而问题随之而来,DG的多样性,用户需求的多元化都将加重配电网潮流分布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面对配电网线路损耗增大、支路电流过载、节点电压越限等问题,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对配电网电压的精准控制,而各种柔性配电设备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