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成为关注重点。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使用企业的资本,会造成企业正常支出以外的现金流出,影响财务风险,增加投资要求的风险溢价,提高资本成本,同时增加代理人的机会主义,使管理层利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名义谋取私利,加剧代理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科学决策,如便于债权人了解企业,从而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进行融资。以往研究多聚焦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但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较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如何影响债务融资成本?同时,内部控制缺陷也受到学者关注,主要研究其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债权人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是否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 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基于理论基础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债务融资成本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考虑内部控制缺陷因素后,发现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起抑制作用,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程度减弱。将强制和自愿两种披露模式纳入研究,进一步发现强制披露公司这一效果更显著;同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持续影响融资成本,即产生长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拓展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对比分析了强制和自愿披露形式下两者关系的不同;并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成本的长期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便于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