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liv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成为关注重点。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使用企业的资本,会造成企业正常支出以外的现金流出,影响财务风险,增加投资要求的风险溢价,提高资本成本,同时增加代理人的机会主义,使管理层利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名义谋取私利,加剧代理问题;但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科学决策,如便于债权人了解企业,从而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进行融资。以往研究多聚焦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但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较少,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如何影响债务融资成本?同时,内部控制缺陷也受到学者关注,主要研究其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债权人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是否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  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基于理论基础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债务融资成本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考虑内部控制缺陷因素后,发现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起抑制作用,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程度减弱。将强制和自愿两种披露模式纳入研究,进一步发现强制披露公司这一效果更显著;同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持续影响融资成本,即产生长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从内部控制缺陷角度,拓展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债务融资的影响机制研究;对比分析了强制和自愿披露形式下两者关系的不同;并考察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成本的长期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便于企业融资。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也随之加剧,政府已将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作为国家战略的大事列入到实施规划中,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有限资源已经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堵塞企业管理上的漏洞,预防错误的发生,避免舞弊的动机,保持企业经营管理的平稳有序,并可预防及避免企业风险,同时也可以为内外部审计提供依据和基础,为企业经营
2015年“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要紧紧抓住互联网的东风,利用好网络优势,大力推进“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理念在各行业深入的推广和不断的发展,企业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AIS)作为其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会计是在信息化领域贯彻“互联网+”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