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在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种植、侵袭及向远处转移这样类似恶性肿瘤的能力。近年来这种浸润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超过一成。其主要症状包括痛经、月经量增多、盆腔肿物、不孕等等。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病机不明确,国内外学者都在不断实验、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也是仍需攻克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其诊断金标准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诊断,但此方法毕竟有创伤、价格相对昂贵,并不利于在临床推广。治疗方法推崇有创的手术和易出现副作用的激素治疗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中医古籍中并没有明确对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但是有关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瘾瘕的疾病的描述与现代医学的内异症相符。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血瘀证,但气滞、寒邪、痰湿、气虚、肾虚均可引起血瘀,因此脏腑功能的失调与气血的失调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而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习惯较以前发生改变,很多女性并不了解和注意在经、带、胎、产期的保护,一部分女性嗜食冷饮导致寒邪侵袭,在经期或产后血室大开之际冒雨、涉水,阴寒之邪更容易使寒邪趁虚而入。因此目前临床中寒凝血瘀证较为常见。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中药治疗30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和优势,从而为今后更好的指导临床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措施,缓解痛苦,帮助推广中药的应用。方法: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选取30例18至48岁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从中医学辨证观点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的辅助检查方式,予以温经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的桂莪棱乌汤为主方,每周随诊,辨证治疗加减药物,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痛经程度、伴随症状、血清CA125水平含量以及B超可见的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大小的变化,以此观察桂莪棱乌汤方药在临床治疗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痛经的总有效率可达86.67%,痊愈率3.33%,显著有效率30.00%,有效率53.33%。痛经程度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中医伴随症状痊愈率13.33%,显著率33.33%,有效率36.67%。血清CA125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巧克力囊肿治疗后,显效率为14.30%,有效率为57.14%。结论:该治法可以明显缓解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痛经,同时对于缓解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肛门坠痛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虽然由于观察时间及患者意愿等问题纳入病例少、未设置西药对照组,但仍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