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冻干燥技术将液体样品转变为固体制剂,使用前再加入适当的介质进行水化,可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有利于储存,运输。根据2010版GMP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 QBD)的概念,控制冻干制剂中间体的质量对于成品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于冻干制剂需要按照中国药典或者其他法定标准进行检测,但是中间体的含量控制可以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内控标准,这就为近红外光谱应用于冻干产品中间体含量测定提供了可行性的保证。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的近红外光谱区的波长范围为780-2526nm,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近红外光谱具有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可以在线测定等特点,应用于冻干产品中间体含量测定可以节约分析时间,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本课题以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现有冻干粉针品种含量,然后测定相应含量下的近红外光谱参数,建立光谱参数与样品含量间的关系即标准曲线。然后经过不断重复性试验,建立成熟模型,进而把高效液相色谱法用近红外光谱法替代。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注射用多索茶碱中间体含量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选取注射用多索茶碱中间体为研究对象,收集53个样品,从中选取36个样品作为校正集,17个样品作为验证集。由PCA图中可以看出验证集样本均匀包含于校正集样本中,符合理想的样品集划分结果。前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2.93%。选择SG15点平滑+一阶导数作为预处理方法,利用iPLS法、相关系数法和SPA法等变量选择方法挑选近红外光谱的特征波段,并以此特征波段建立模型,与全光谱建模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iPLS选择的5928-6310cm-1和7471-7853cm-1为光谱范围,采用一阶导数SG15点平滑作为预处理方法,选取3个主成分数建立PLS模型。最终得到的模型R2=0.998,RMSECV=0.40129,RMSEP=0.36604。SEP/SEC=1.01<1.2,说明模型可以接受,RPD=22.3>8,说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2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注射用葛根素中间体含量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选取注射用葛根素中间体为研究对象,收集46个样品,从中选取31个样品作为校正集,15个样品作为验证集。由主成分得分图可以看出验证集较均匀的分散于校正集样本中,符合样品集的划分要求。采用SG15点平滑作为预处理的方法进行波段选择,利用iPLS法、方差分析法,手动选择法,遗传算法等变量选择方法挑选近红外光谱的特征波段,并以此特征波段建立模型,与全光谱建模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挑选出模型建立的最优波段。结果显示iPLS法选择的变量,得到的建模结果较好,所选波段为:5967-6079cm-1,7124-7236cm-1,7587-7698cm-1,RMSECV=0.3234、RMSEP=0.3407,较全光谱值均有所下降,建模效果好于全光谱建模和其他变量选择方法所建的模型。RPD=33.3>8,说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3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用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间体含量快速检测研究本研究选取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中间体为研究对象,收集45个样品,从中选取30个样品作为校正集,15个样品作为验证集。从主成分得分中可以看出验证集样本均匀包含于校正集样本中,符合理想的样品集划分结果。采用SG5点平滑作为预处理的方法进行波段选择。利用iPLS法、CARS-PLS法和SPA法等变量选择方法挑选近红外光谱的特征波段,并以此特征波段建立模型,与全光谱建模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挑选出模型建立的最优波段。结果显示CARS-PLS法选出23个变量,得到的建模结果的MSECV=1.81594、RMSEP=2.05057,值均有所下降,建模效果好于全光谱建模和其他变量选择方法所建的模型。RPD=33.3>8,说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